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首页 > 佛学禅定 > 定学开导

定学开导(73-3)(总第592)

────────────────────────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10.8.16

佛教不主张盲目信仰,不懂佛法,因慕名而崇敬,仍然是迷信

提要:

  • 社会上的同事,是共同完成世间上的事业

  • 世间上办事业是为了赚钱,佛门里办事业是为了度众生,目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 佛教不主张盲目信仰,不懂佛法,因慕名而崇敬,仍然是迷信

  • 对任何人都不应盲目崇拜,要真实全面的了解

  • 文人的描绘不知使多少人上当,以为“花好月圆”会长久,其实花会枯萎,月亮只在十五圆一天

社会上的同事,是共同完成世间上的事业

社会上工作的同事,他是完成他世间上办的事业。比如办起一个厂,人们称他为事业家。他要招聘很多职工来一起工作,这些职工呢,就是帮助老板完成他的事业。当然职工也拿到了工资,他也必须要养家糊口啊,这就是社会的现状。老板办了一个事业,人们进去工作了,工作的人都叫同事,共同来完成这个事业,什么事业?老板嘛发财,我嘛拿点工资,来去养家糊口,就是这个事业。

我是土包子喔,说话土里土气的喔,我不会拐弯抹角的,我在生活中看到的就是这么回事。

世间上办事业是为了赚钱,佛门里办事业是为了度众生,目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大家今天学佛法了,看到佛经上的四摄法,也有同事,所以必须要跟大家讲讲清楚。佛门里讲的同事,跟世间上讲的不一样,虽然都是共同在一起工作,忙忙碌碌,但从事的事业不一样,目的不一样,性质也不一样,全都不一样。我是现在讲清楚,几十年前,能海上师就讲清楚了,两千五百年前释迦佛就讲清楚了。

有些人说:世间法跟佛法一样的。他不懂佛法,所以说成一样。世间上办事业是为了赚到钱,所谓叫利润;佛法里办事业,不是求利润,而求度众生,希望每个众生都能够听到佛法,消除迷茫,都能够断除烦恼,离苦得乐,所以大不一样。

佛教不主张盲目信仰,不懂佛法,
因慕名而崇敬,仍然是迷信

有些知识分子,对佛教非常的崇敬,在没有了解佛法之前,他也是崇敬的,为什么?佛教的历史久远,古今中外有那么多人信仰佛教,那么多人赞叹佛教,印象中佛教就是好的。而且中国的民间,佛教扎根很深,一提到菩萨,都认为菩萨是好的。其实他并不是真正懂佛教,不过慕名罢了,人云亦云啊。所以有许多人是这样信佛的,到庙里来烧烧香,拜拜佛,对佛崇敬,求求保佑。可以说这种信是迷信。你什么都搞不清楚,你怎么盲目信仰呢?释迦佛也不主张这样啊,释迦佛主张:你们要把我的话去实践,从实践中证明我的话不错,你们再信仰。

对任何人都不应盲目崇拜,要真实全面的了解

同样的道理,我们中国出了一个孔子,出了一个老子,一直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信仰。本来信仰的人越来越少了,可是现在开放政策,要发扬古代文化,所以也提倡我们佛教要讲经说法,儒教么也发扬。而儒教在中国人中间根深蒂固,思想影响很深。我八十一岁了,我从小听到儒教非常伟大,孔子是圣人,周游列国——其实他哪是周游列国呢?他到处都被人家赶出去的了。这不是假话呀,孔子自己也说:“我像丧家之犬啊。”后来总算回到鲁国,把他收留下来,给他做了官,所以他非常满足。孔子说过嘛,他满足的就是做官,“我有三个月不做官,全身难受啊。”

文人的描绘不知使多少人上当,以为“花好月圆”会长久,其实花会枯萎,月亮只在十五圆一天

你看,文人笔下这么一描绘“周游列国”,多好听呀。文人笔下的描绘,不知道有多少人上了当。比如文人笔下写“花好月圆”,就是只写当时当刻。人们看了以为是全过程,结果全上当了。而且他不说清楚的,那么你猜,他猜,我猜,结果越猜价值越高。

“花好月圆”,我是想不通,所以我写了一句:“鲜花只是迎春笑,岁月天天催人老。”枯萎的花是好吗?枯萎的花也是花呀,既然枯萎的花不好,你怎么说花好呢?说:“是说刚刚开的花好!”那你说说清楚呢。什么都不说清楚,那么人家印在脑子里:凡是花都是好的。就失去了事物的真相,失去了事物的本来面貌,再也不去看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了。

“月圆”,一个月只有十五,月亮才圆,三十天只圆一天。还是学佛法好,释迦佛告诉我们,没有不变的东西,所以叫无常。“无”就是没有,“常”就是永恒不变,人世间一切的一切,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