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海上师说:
欲~欲者愿也,谓欢喜心,凡作一事,皆起愿欲欢喜心。
念~念者,时时不忘之谓,如禅念话头、净念佛号、密念本尊皆是。总之修任何法,即系念何法,心常在念,而无杂想,一涉杂想则不易成就也。
进~进谓精进。精进与正勤稍不同,精进则一门深入。
慧~四如意中之慧,不是由定生慧之慧,是一种选择。
欲神足谓欢喜心,凡做一事,皆起愿欲欢喜心
第一个欲神足,能海上师说,“欲者愿也”。你愿意就是欲,如果你不愿意就没有欲。“谓欢喜心”,“欲”就是欢喜心,“凡做一事,皆起愿欲欢喜心”。
欢喜从想来寺庙听法、学禅定的愿欲来
我可能是七月八号来到这儿,到现在快要两个月了,给我的印象,今年的暑期,全国各地来的同学特别多,大家都欢欢喜喜。而且我特别关心,经常在问我身边的同学,因为他们都是管事的,我说:“同学们听了我今天讲课怎么样?高兴不高兴?”他们说:“高兴啊,有时候一直高兴到晚上,晚上到时间了还不肯去睡觉,还要讨论呢,睡觉时间都延后了。”高兴到这个样子。
你们的高兴从哪里来啊?说:“因为听傅老师讲法了,我法喜充满高兴啊。”可能你们的高兴比我讲法还要前面吧,你们的高兴从哪里来?你们的高兴就是从你们的欢喜心来,你们的高兴就是从“我有这个愿望”来。
譬如你们这么远,从北方来说,有黑龙江这么远来的,从南方来说,有珠海这么远来的。你们到底是高高兴兴的来,还是苦恼的来?当然是高高兴兴来。我老师给你们天天讲法,使你们听了法天天高兴,这是保持你们的高兴,最开始的高兴是在你没有听到法之前,因为你心里有这么个愿:我七月一号就到崇教寺去。就从这儿开始高兴。因为你心里有这么个欲,就是想来崇教寺,这是来听法的欲,想来学禅定的欲,所以欲不一定是坏事。
欲界众生不可能离开欲,
反对欲是反对对五欲的贪心
要说清楚,我们反对贪五欲,五欲是五种欲望,我们反对是反对贪啊。我们是欲界众生,不可能离开欲的,我们反对的是贪啊。譬如说,你们吃了饭消化掉了,这是生理现象,因为肚子有消化功能,目的是吸收营养。肚子里空空的,觉得难受了,这是生理现象,因为人有保卫自己生存的能力。难受了怎么办?你想吃饭了,想得厉害,这就是欲,所以你会吃饭。肚子越饿,吃饭吃得越香。
我从前吃饭吃得最多、最香的地方不是酒家,当然我不喝酒的,我有些学生也是跟我合不来,不是他跟我合不来,是我跟他合不来,竟然请我到酒家去吃素斋,我真吃不下去,因为心里不愿意啊,心里不高兴,所以胃口不开。“老师肚子饿,为什么胃口不开?”气饱了,我老师是修行人,你把我请到酒家去干什么呢?你不看看我是什么人!因为礼貌关系,又不好批评,所以吃不多,一股气顶住了。
一进寺庙就有回家的亲切感,
饭也吃得特别多、特别香
哪儿吃饭最多?我年轻时候经常到庙里去住,我在庙里吃饭最多,多到怎么样?你们不会相信,庙里行堂的,他知道我吃饭最多,所以他给我装饭,还特别用装饭的东西再压一压,再给我装一点,我能吃三碗。(众笑)还要说清楚,是三大碗,不是三小碗。(众笑)有人说,“老师我懂的,因为庙里吃饭不要钱。”(众笑)这也对,不过在我来说,不要钱我也会供养的。真正的奥妙讲给你们听,我一进庙就感觉我回家了,我们佛弟子一家人,有这么个亲切的感情,所以吃饭特别多。
我想你们今天中午吃饭可能也有增加,不要粮票,尽管吃饱。因为你们回家了,你回到这儿,咱们一家人啊,非常亲切,这种感受,你在世俗生活里是感受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