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虚空观开示(5-5)(总第25)

────────────────

傅味琴 讲于2001年5月10日

白纸上画明月,要用乌云衬托才能显现

提要:
 ◆ 白纸上画明月,要用乌云衬托才能显现
 ◆ 以手指月,手指不是月,可是没有指月的手指,你也见不到月
 ◆ 没有文字般若,什么也没有
 ◆ 深广般若全要有,只抓片面,成就就困难了
 ◆ 没有理论的正确指导,那是盲修瞎炼,光有理论不去实践,也是数食不饱
 ◆ 讲法要深入到法义里去,没有实际的经验,讲法是讲不好的
 ◆ 一个否定语言文字,一个在语言文字上表现自己,这都是不懂佛法造成的

白纸上画明月,要用乌云衬托才能显现

纸上画的月亮可不是天上真正的月亮,月亮是白色,纸也是白色,直接画月亮是画不出来的,画家就用乌云来衬托明月。不靠乌云的衬托,明月就现不出来。所以种种的说法全是衬托,使你通过衬托能够看到纸上的月亮。虽然这不是真的月亮,可是它跟真的月亮形状一模一样,而且靠衬托,你还会知道这个月亮在发光等等。画家画脸颊也靠衬托,在下面微微涂一点黑颜色,颧骨就衬托出来了,你就能够看到脸是这个样子。

以手指月,手指不是月,
可是没有指月的手指,你也见不到月

但画得再好也并不是真正的脸,所以佛经里讲,以手指月,是叫你顺着指头去看月亮,手指并不是月亮,别弄错了。比如一个孩子从来不知道月亮啥个样子,妈妈指着天上的月亮,“月亮就是那个样子”,孩子看见月亮在天空上,圆圆的、明亮的,知道这是月亮,妈妈就再也用不着用手指着月亮,叫孩子看了。所以修行离不开佛法,离不开佛的指导,没有佛的指导,你真正的东西也找不到。

经论名句文,即广般若,谓俗谛,没有文字般若,什么都没有

没有文字般若,什么也没有

所以这儿说经论名句文就是广般若,是世俗谛,佛只是引导我们走一条道路,这些语言文字不是“月亮”,但是没有文字般若,你什么都没有。能海上师就说过,“没有文字般若,什么也没有。”所以没有妈妈指给你看,即使天上有月亮,你也不知道月亮是啥东西。

深广般若全要有,只抓片面,成就就困难了

这样反反复复地讲,就是告诉你们,深般若、广般若必须全要有。佛教传到中国来,后来人抓片面抓得厉害,抓住了还不肯放,还排斥别的。修性宗的不肯修相宗,修相宗的不肯修性宗。到现在,把不应该分的戒定慧也分开了。念佛的人不肯学禅定,有人学戒不学定,有的学定不学戒,有的学定不听法,有的听法不修定,也不肯持戒,所以后世的众生成就、证果的极其稀少,都是自己弄偏了。

没有理论的正确指导,那是盲修瞎炼,
光有理论不去实践,也是数食不饱

没有理论的正确指导,这个修行岂不是盲修瞎练?光有理论不去实践,也是数食不饱。讲法的人如果光停留在文字上讲,听的人也很难体会到般若的深义,因为讲的人没有亲证,讲得不深不透。比如讲“甚深空性就是真谛”,问他“空是什么?”“空就是没有。” “我怎么证空?”“证空嘛,你去观空。”“怎么在生活中观空?”他讲不出来了。最多讲:看到什么东西,你都当它没有好了。

讲法要深入到法义里去,
没有实际的经验,讲法是讲不好的

所以讲法第一步叫消文,就是照文字解说解说,这是最简单的;第二步就要深入到法义上去讲,那就不能停留在文字上。如果讲的人累积的经验有限,或者说没有悟到,那就讲得不透,必须要对深般若、修空有切身的感受和体会,那才能讲得好。那时你的讲法虽然是语言文字,但是深入进去了,就能帮助听的人深入到法义里去,虽然他还没有亲证,靠这种帮助多少也能有点感受,这就好比成了疏缘了。

一个否定语言文字,一个在语言文字上表现自己,
这都是不懂佛法造成的

以前在苏州的时候,我遇到两个人,一个说:“傅老师讲法是讲得好,可是他是文字般若。”意思是他水平高。没有文字般若,你这个高,高在哪里?因为你否定了文字般若。

还有个人告诉我:“有个人从来不拜访人的,可他对你特别钦佩,明天如果你老师有空,他来拜访。”我只好同意。结果来了个小青年,开始么说,“傅老师,久仰久仰,特地来请教。”那么我坐好了等着他请教,我还没说两句话,他就说个不完地说,我插都插不进去。最后,“傅老师,打扰你时间太久了,我要回去了。”那么不是请我教他,是他来教我。像这两个例子,一个是否定语言文字,一个是在语言文字大大表现自己,这都是不懂佛法造成的,佛法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好,现在下课。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