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86)

     ───────────────────────────────

          1994年10月30日讲于隆昌寺僧伽培训班 傅味琴

菩萨给予众生的是慈悲的爱

提要:
 ·把爱给一切众生才伟大
 ·要度众生,首先要给众生欢喜
 ·菩萨给予众生的是慈悲的爱
 ·求不得苦的解决办法就是你别求了
 ·怨憎相会,难以和解也是苦
 ·生死流转不息是行苦
 ·苦苦、乐苦、行苦,分成八苦
 ·法身无相,涅槃无烦恼,所以无苦就成乐
 ·在家修行,要断离爱欲

把爱给一切众生才伟大

爱别离苦,爱的时候乐啊,一分开就苦了,爱得越厉害将来苦得越厉害,好像贴膏药,越是新的,粘得越是牢,一撕下来疼得你哇哇叫,谁叫你这么如胶如漆的?爱得越深,苦得越深。人世间不要太多感情了,什么叫伟大的爱?把爱给一切众生才伟大,就像天空的太阳那样普照一切。

要度众生,首先要给众生欢喜

佛弟子要法喜充满,看见众生就欢喜,修行人要度众生,首先要令众生欢喜,你是个笑脸,众生看见你欢喜,你唬起脸,众生看见你,脸也唬起来。要使众生欢喜,首先你要给众生欢喜,你不给他欢喜,他不接受你的教育。

菩萨给予众生的是慈悲的爱

蛮好的“喜”字,如果旁边再加一个,一喜变两喜,这就糟了,有两个喜就不准第三个喜了。再加一个喜,没这个字。这个“囍”字,最自私,最好是两百个喜,两千个喜,两万个喜,使众生都欢喜,这就是修行人应该做的。所以要把渺小的男女私情的爱丢光,我们修行人只有慈悲的爱,就像母亲对待子女的爱,子女对待父母的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佛教反对爱,但有时也用“爱”这个字,所以要分别清楚。我们反对的是渺小的爱,自私的爱,男女的爱。为了要跳出生死轮回,为了要发大心,所以我们提倡的是像父母那样爱,像菩萨对众生那样慈悲心的爱。

求不得苦的解决办法就是你别求了

求不得苦。求不到就苦了,乃至发疯自杀。从前我听上海大学生告诉我,他们校园里有个快活林,有的学生失恋了就去林子里上吊,称为快活林,因为他想摆脱痛苦,啥个痛苦?求不得苦。你不求就没得苦,样样求样样苦,求发财,求名利,尤其是年轻人求男女朋友,求英俊漂亮,能维持多久啊,娶老婆全是娶的老太婆,嫁丈夫全是嫁的老头子,眼光看远一点。求不得苦的解决办法就是你别求了。

怨憎相会,难以和解也是苦

还有一个怨憎会苦,就是冤家碰头的苦。不是冤家不碰头,夫妻天天碰头,合不来就成冤家。十年动乱时两派武斗,开了卡车去,上面装的全是大石头,看到卡车下面是别派的人,拿起大石头就想去砸他的脑壳,下面的人吓得脸色苍白,总算这个人还有点慈悲,下不了手,又把石头放下了。

生死流转不息是行苦

还有一个行苦。行就是流转不息。前世的五蕴,形成了这一辈子的五蕴,这辈子死了,又形成了下辈子的五蕴,一直生死流转,换了人身,又换了狗身,即使得了天人身,天人天福享完,再换一个地狱身,不停地流转,没有停息过,这叫行苦。

苦苦、乐苦、行苦,分成八苦

八苦合起来就叫三苦。苦苦,生老病死苦,还加一个怨憎会苦,这个五种苦,其中没得快乐,本身就是苦,好像苦的器具里再装苦,所以叫苦苦。人的身体就是受苦的器具,老子也说:“我所以苦都是因为我有身”,有了身体一切苦的事情都往里装,没身子哪来这些苦,所以叫苦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叫乐苦。爱没有分开的时候乐,分开就苦;求到了就乐,求不到就苦,所以叫乐苦。行苦就是流转的苦。

法身无相,涅槃无烦恼,所以无苦就成乐

能海上师说:“涅槃无三苦八苦曰乐”。进入了涅槃以后,把三苦八苦的苦灭了,所以叫乐。为什么说进入涅槃了,就没有三苦八苦了?(下答:法身成就了)法身成就了,进入涅槃了,没得生死流转,没得身体了,当然没得苦了。三苦八苦就是因为流转形成了凡夫身体,而流转又是因烦恼才有生死流转所以才苦啊。法身无相,没有形象了,没有烦恼了,还有什么苦啊?所以无苦就成“乐”。

在家修行,也要断离爱欲

在家人照样能修了生死的法,不过要有水平,你先慢慢练习。说“我是在家居士,我想得通,我想修行,可我的老婆想不通。假如我老婆叫我抱抱她,该抱不该抱?不抱,她要闹翻;抱了,我修啥行?”有办法,你抱她就像抱棵枯树那样,要没有爱的感觉才行。说“这要求太高了,我做不到”,再教你一个办法:你一边抱她,一边灭掉心中所起的爱心,这叫身不出家心出家。说“这也做不倒”,那只有用“离”的办法,做不到出家,也要离家,先经常来小住。过过修行的生活,逐渐过渡到常住修行。只有这个办法。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