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典故与成语】(11)
 

【佛经典故】

           毒龙输皮全蚁

佛本生故事。谓释迦牟尼前世曾为毒龙,其眼视人或所吐毒气,能令人死。此龙受戒出家,入林静思,疲懈而睡。时有一猎人见龙身绚丽多采,欲取皮献王,以杖按龙头,用刀割取龙皮。毒龙痛醒,自忖以其力倾覆此国,虽易如反掌,然为持戒,当不计自身,乃闭目止息,忍受剧痛,任猎人取其皮。皮剥光后,毒龙酷热难忍,欲趋水饮之,这时又有许多虫蚁竞相噬食龙肉。毒龙忍耐不动,自念以身施虫,后成佛时,当以法施利益其心。毒龙肉尽而亡,因持戒舍身的功德,得转生于忉利天上。见《大智度论》卷十四等。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皈依三宝

当年,国王首图驮那得知了悉达多太子“逾城出家”的消息以后,曾经派出5名亲信侍臣去寻找太子,让他们无论如何也要把悉达多太子找回王宫。这5名亲信侍臣,第一名是“阿若憍陈如”,第二名是“阿舍婆誓”,第三名是“摩诃跋提”,第四名是“十力迦叶”,第5名是“摩诃男俱利”。这5名侍臣四处寻找,终于在尼连禅那河畔的树林里面找到了正在独修苦行的悉达多太子。不过,乔达摩·悉达多寻求人生真谛的巨大决心深深地感动了他们,于是,他们也留在树林里,追随太子修起苦行来了。6年以后,当悉达多太子结束苦行生活、重新开始进食的时候,这5名亲信侍臣产生了误解,以为悉达多太子失去了信心,放弃了努力。他们很失望,就离开了悉达多太子,到别的地方修行去了。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寻找这些曾经跟随自己苦修了6年之久的侍臣们。经过一番周折,释迦牟尼终于在波罗奈城的“鹿野苑”找到了阿若憍陈如等5个人,向他们讲说了自己在迦耶山菩提树下面所彻悟的道理。这就是佛教通常所说的“初转法轮”。

佛教认为:“轮具二义,一者转义,二摧辗义。”意思是说:佛总是不停地讲说佛法,犹如转轮圣王手中的宝轮不停地转动;佛法能够息灭烦恼,犹如转轮圣王手中的宝轮能够摧毁高山巨石。所以,佛教把佛法称之为“法轮”。“初转法轮”,指的就是释迦牟尼第一次宣讲佛法。阿若憍陈如等5个人被释迦牟尼的说教所折服,皈依了释迦牟尼(“皈依”是“归顺、依附”的意思),成为他的第一批弟子。

阿若憍陈如等人皈依以后,佛、法、僧“三宝”齐备,佛教由此正式问世了。“佛”,意译为“觉悟者”,指释迦牟尼;“法”,指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法,是教化、开悟众生的理论学说;“僧”,意译为“众”、“和合”等,是“众多比丘和合一处”的意思,指僧人。正如《过去现在因果经》卷3里面所说的:“佛阿罗汉,是为佛宝;四谛法轮,是为法宝;五百阿罗汉,是为僧宝。”(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著)

◇◇◇◇◇◇◇◇◇◇◇◇◇◇◇◇◇◇◇◇◇◇◇◇◇◇◇◇◇◇◇◇◇◇◇◇◇◇◇◇◇◇

【古代成语】

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贤臣,一位是文官蔺相如。另一位是武将廉颇。由于蔺相如多次立功,被赵王封为相国,官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决心要给蔺相如点颜色看看,蔺相如听说后却处处避开廉颇。有人问蔺相如:“你官比廉颇大,难道还怕他吗?”蔺相如说:“别国之所以不敢轻视赵国,就是因为我和廉颇能齐心协力,如果我们闹矛盾,那怎么行呢?”这话传到廉颇耳中,他十分惭愧,背着荆条来向蔺相如请罪。

【释 义】负:背着;荆:荆条,打人用的刑具。背着荆条请求对方责罚。表示主动向人赔罪认错。含褒义。
 
【例 句】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历代被传为佳话。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