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典故与成语】(62)
 

【佛经典故】

散花尸上

见《阿育王譬喻经》。谓有人在道上行,见一死尸,有天神下降,散花于尸上,以手抚摩之。问何故抚摩此尸,天神答言:“是我故身,生时之日孝顺父母,忠信事君,奉敬三尊,承受师父之教,令我神得生天,皆是故身之恩,是以来报之耳。”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笑面夜叉

“夜叉”又作“药叉”,本来是印度古代神话中的一种小精灵,佛经里面把它说成是一种食人恶鬼,又把它列为守护佛法的八部神众之一。

佛教传入汉地以后,夜叉也以两种面目出现,一种是时常伤人的恶鬼,一种是善良可爱的“天人”。云冈石窟很多佛塔的最下层,刻有怒发上冲、形貌狰狞的鬼怪,或用肩扛或用手托着被他们伤害的人,这些都是以恶鬼面目出现的夜叉。云冈石窟的第七窟和第八窟,前室的窟顶上面却刻有手托莲花或博山炉飞行的“天人”。不过,由于夜叉残忍、凶恶的一面更广为人知,所以“夜叉”在汉语里是残忍者与凶恶者的喻称。凶恶的女人,就常常被人们称为“母夜叉”。

北宋时代的陈次升在《弹蔡京第三状》中,曾痛斥鱼肉百姓、排除异己的“奸相”蔡京为“笑面夜叉”:“时人目之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成语“笑面夜叉”就是由此产生的,用来比喻脸上经常带着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嗟来之食

春秋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庄稼颗粒无收,有许多人到外面去逃荒要饭。有个叫黔敖的财主,家里囤积了许多粮食。他为了得到一个好名声,就熬了些稀粥,施舍给那些路过的饥民。饥民们一个个都饿得受不了了,见黔敖施舍稀粥,都对他千恩万谢。黔敖心中也很得意,觉得自己简直就是这些人的救命恩人。这时,又有一个饿汉走了过来,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好几天没有吃过东西了。黔敖就用勺子敲着锅沿,对那个人叫道:“喂!过来吃吧!”语气中充满了居高临下的得意。没想到,那个饿汉对锅里的稀粥看都不看一眼,扬起脸注视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这般地步的。”尽管后来黔敖向他道歉,但那人仍然坚决不吃,最后饿死于街头。

【词义】嗟:没有礼貌的喝声。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怀有强烈自尊心的人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别人轻蔑的怜悯。

【用法】比喻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摘自《中华成语典故》)

◇◇◇◇◇◇◇◇◇◇◇◇◇◇◇◇◇◇◇◇◇◇◇◇◇◇◇◇◇◇◇◇◇◇◇◇◇◇◇◇◇◇

白头如新

(3)他写道:“荆轲仰慕太子丹的义气,冒死为太子丹去行刺秦始皇,气贯长虹;可是燕子丹一度还是怀疑荆轲胆小畏惧,误以为他不敢立即出发。(编 吴添汗 绘 胡若军 )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