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当下的法】(16)
                (摘自《回到当下》葛斯汀著 法园译 周/插图) 

过去和未来存在于当下 ②

【法】一行禅师

当后悔成了一种不好的情绪时,我们首先应该考虑一下原因:是因为我们做过某件事情、说过某些话,还是因为我们没能够做某件事、说某些话。如果过去我们说过某些破坏性的话,或者做过某些破坏性的事情,我们可以把这种后悔的情绪称作“犯罪感”。我们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因而造成了伤害,这使我们后悔和痛苦。过去我们缺乏觉照,它的后果到今天仍然存在。我们的痛苦、羞耻感和后悔是这一后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深入地观察现在并把握它,我们就能够改变它。我们通过觉照、决心和正确的言行来做到这一点。所有这些都发生于当下。当我们用这种方式来改变现在的时候,我们也便是改变了过去,同时也构筑了未来。

(摘自《与生命相约》)


活在当下与如理作意

“内正思惟”与“如理作意”只是翻译上的用词不同而已,“如理”就是有因果关系地、真实地、明智地;“作意”即注意,就是提起注意力、专注地,含有意志力的成分,有刻意地提起注意力于某种事物或某个方向的意思。“内正思惟”可以理解为就是要依循觉悟的思惟、观察无常、苦、空、非我,缘起,四圣谛,八正道的角度来看每件事,依佛法的道理来思考、判断与抉择。

这样,当在感官享受时,不管能如何地“活在当下”,假如未能注意到这样的享受是“无常、苦、空、非我”,那么就没有“正(如理)思惟(作意)”,即使再专注,也与佛法的修行无关,因为与佛法正见不相应。

“活在当下”强调了随时随地的清晰、专注,这是修行上的犀利工具。但是,对价值、方向的选择与把握,没有明显的规范,是比较中性的,它可以用在正面的,也可以用在负面的方面。而“如理作意”,则兼顾了注意力与佛法正见的表达。所以,如果您觉得对“活在当下”有所疑虑与不足,那么,或许可以来参考一下经典所说的“如理作意”。 (完)摘自《嘉义新雨》第24期 庄春江)

活在当下 ①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被放在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真有点担心,一年你一定要走完三千二百万次,你吃得消吗?”“天哪!三千二百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多的事,我怎能办到!”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平安地摆完了三千二百万次!

同样,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无法想象自己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教授;对一个刚刚走出学校大门的学生来说,成为商贾名流、政界要人中的一员更是遥不可及。然而,教授也有童年,大多数成功人士也是从身无分文的普通人开始的。那么,成功、幸福人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呢?原因固然很多,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活在当下。
                         (摘自《禅》2008.1 净因)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