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法句经要义】(100) 
法句经要义
陈燕珠编述

提沙尊者 持戒无欲者是真正婆罗门(2)

提沙尊者证得阿罗汉果后,请守护神别再骚扰,大家和平共处。提沙尊者于是继续住在山洞里禅修一直到雨季结束。当雨季结束,他回到精舍讲述这个故事时,其他比丘问他:“当守护神禁止你进入洞穴修行时,你是否生气?”他回答:“不生气。”这些比丘前往请示佛陀,提沙比丘的话是否属实,佛陀回答说:“提沙说的都是真实,阿罗汉不再执著任何人,不再对任何人动怒。”

僧人被殴 不杀不教他杀是真正婆罗门

26~23
于诸强弱众生
放下刀杖凶器
不杀不教他杀
是真正婆罗门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僧人。

这位僧人带着佛陀给他的观想题目到森林中禅修。证得阿罗汉果后,在回精舍的路上,刚好看见一对夫妇在吵架。妻子跑出了门,就紧随在比丘身后,而在后追赶的丈夫误会比丘要带走自己的妻子,就大声喝叫,威胁要殴打比丘。妇人恳求丈夫不可鲁莽,这更促使丈夫醋意大发,痛殴了比丘一顿。比丘被殴打后仍继续前行。

抵达精舍后,其他比丘赶快为这位鼻青脸肿的比丘敷药治疗。大家问他对这位殴打他的人是否怀有恨意,他说:“没有。”这些比丘向佛陀证实此事,佛陀回答他们:“比丘们!阿罗汉唾弃暴力,已弃除情欲。阿罗汉已放下刀杖,对那些攻击他的人,不会再有怨憎。”

四个阿罗汉沙弥
友善仇敌不执著是真正婆罗门

26~24
无敌意对待敌意
温和对待暴力者
不执著对待执著
称为真正婆罗门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四位沙弥僧。

有一天,一位婆罗门太太请丈夫到祇树给孤独园邀请四位比丘来家中接受供养。当她看见丈夫请回来的是年轻沙弥时,她要求丈夫再去精舍邀请她所要求的资深比丘来。这婆罗门再到精舍时,请回来的是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见四位沙弥僧饿着肚子尚末吃饭,而且只坐在地上,不发一语地返回精舍。这婆罗门只得再到精舍一次。这一次大目犍连尊者与他同行返家,结果也和舍利弗尊者一样返回精舍。这时,帝释化身成为一位资深比丘僧,出现在这对婆罗门夫妇家的门口。婆罗门立即恭敬地请他入内上座。帝释却只坐在地上,并向四位阿罗汉沙弥僧敬礼,并透露了自己的身份。这对夫妇终于知道自己的过错,赶紧请四位沙弥僧上座,接受供养。

回精舍后,众比丘问四位阿罗汉沙弥,他们被这样的轻视,生不生气,他们都说不生气。佛陀印证说:“比丘们!他们已证得阿罗汉果,已弃除欲念,不再执著。他们以善意对待那些以敌意对待他们的人。”

摩诃般兔尊者
摆脱贪瞋痴是真正婆罗门

26~25
若人摆脱贪欲
瞋恚我慢虚伪
如芥子落针锋
是真正婆罗门

佛陀居住在竹林精舍时,有一次提到摩诃般兔尊者。

周利般兔尊者在三个月内连一句简单的偈语也背不熟,身为兄长的摩诃般兔尊者责备他:“你缺乏吸收宗教指导的能力,不如还俗吧!”僧众议论纷纷并请教佛陀:“世尊!阿罗汉是否仍然会发脾气?摩诃般兔尊者如此对待弟弟,他是不是还有精神上的烦恼和瞋念呢?”

佛陀向他们解释:“比丘们!阿罗汉没有贪欲和瞋念等烦恼,摩诃般兔尊者已经证阿罗汉,他已经弃除邪恶,不再执著贪瞋痴。摩诃般兔尊者这么做,只是因为他把教法和教法的精神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只是想帮弟弟的忙,他没有瞋念。”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