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与社会】(92)           
 

佛弟子必爱国论 ⑤

                陈兵

遵循佛陀教诫,佛教历来重视报答国恩,佛教徒中,出过不少爱国名人。从舍身求法、扬国威于域外的法显、玄奘、义净,禁烟抗英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为维新变法从容就义的谭嗣同,到近现代投身革命的宗仰和尚、抗日战争中的僧伽救护队及奔走南洋鼓动抗日救国的太虚,“念佛不忘救国”的弘一,佛弟子赤心爱国者不计其数,爱国爱民蔚成风气。即便是一般出家的僧尼,每日朝暮课诵,都要祈祷回向,祝愿“三途八难俱离苦,四恩三有尽沾恩,国界安宁兵革消,风调雨顺民安乐”。寺院经像,实际上是弘扬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以来,高扬“爱国爱教”的旗帜,号召佛教徒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谱写下了佛教徒爱国报国的一页页新篇章。

国与教同兴衰

从佛法“依正不二”的眼光看,佛教的命运与国运紧密联结,国兴则教兴,国衰则教衰。而国家命运,又是全国人民命运的根本。“四十华严”卷十二有偈云:

人以王为命,王以法为身,

世道既和平,佛法由兹始。

指示佛法、国家、人民三者互相依赖的关系,十分精赅。国家﹙王﹚为全体人民生命之本,国家﹙王﹚以正法为强盛安定之本,以正法治世,才能保障和平安定,有了和平安定的政治环境和国家政策法令的保护,有了和平安定环境下生活丰乐、文化较高、精神需要丰富的人民,佛法才有传播弘扬的基础和条件。如“四十华严”所说:

国有君王,一切获安,是故人王为一切众生安乐之本。在家出家,精心道检,皆依王国而得住持、演化流布。若无王力,功行不成,法灭无余,况能利济!是故所修一切功德,六分之一,常属国王。

如果国家不安定,人民衣食难保,居不遑安,何暇顾及佛法?尤其是国家若不保护佛教,佛教只有衰落灭绝,哪里谈得上弘扬鼎盛。当然,一个不保护人民信仰自由、不依起码的正法﹙扬善抑恶等﹚治世的国家,也不可能富强安定。这有数千年史实作证:公元八、九世纪以后,印度佛教衰颓,回教军不断侵伐,其所至焚寺屠僧,强迫人民改信回教,随十三世纪初佛教之灭绝,印度国势亦从此一蹶不振,再未出现佛教时代的强国盛世。中国历史上,多次兵革战乱中,佛教都备受摧残破坏。尤鸦片战争以来,国运日衰,佛教亦随之不昌。“文革”横扫四旧,佛教失去政策法令之保护,遭受空前浩劫,全国人民亦饱经劫难,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佛教逐渐复苏,国家经济文化亦日见繁荣。这其中的因缘,值得人们研讨参究。

◎◎◎◎◎◎◎◎◎◎◎◎◎◎◎◎◎◎◎◎◎◎◎◎◎◎◎◎◎◎◎◎◎◎◎◎◎◎◎◎
 

  佛教的环保思想 ④

济群法师

因为欲望是无所不在的,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被它控制,将自己的主权拱手相让。欲望又是永无止境的,一个欲望得到了暂时的满足,新的欲望又会接踵而至,向我们提出更多的要求。当我们有了一千块的时候,就希望得到一万块,然后我们就必须为完成这九千块的目标努力;当我们有了一万块的时候,就会希望得到十万块,然后我们又必须为完成这九万块的目标努力。常常是我们拥有得越多,反而感觉自己缺少得越多。一个只有一千块的人,认为自己只缺九千块;可一个有一万块的人,就会认为自己还缺九万块。既然世上已存在拥有亿万家产的人,我们希望得到的一万和十万似乎并不是过高的要求,希望得到百万和千万似乎也不是痴人说梦。且不论我们最后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向谁去索取这一切?不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负担最终会落到自然的身上,因为大自然才是生产资料的唯一提供者。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