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了菩提心,就应该在般若智慧上成就
提要:
·发了菩提心,就应该在般若智慧上成就
·要得到寂静,就要修正法
·求名求利的人不可能寂静
·儒教的思想只能在儒教范围内成立
·儒教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许多有了孩子的家庭,
“孝子”成了孝儿子
发了菩提心,就应该在般若智慧上成就
前几天我去了一下湖南的岳阳、湖北的汉川,今天再给大家继续把《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讲下去。
我们讲到了“大般若佛母”,我们“大般若”已经讲了好几次,我们发菩提心的人跟大般若有什么联系呢?我们应该在般若智慧上发菩提心,我们发了菩提心修行,就应该在般若智慧上使我们成就,使我们所发的菩提心得到圆满。
要得到寂静,就要修正法
“胜义菩提即深般若,观一切法体性空寂”。这句话我们前几次都已经讲了,我们前几次讲到体性空寂的时候,提到经书上这几句话,“能生清净离贪欲,妙善解脱恶趣轮,成就唯一胜义谛,寂静正法我敬礼”。要使我们得到寂静,就要修正法,正法都是从寂静中产生的。吵吵闹闹,随时随刻在纷动中,那是找不到正法的。我们所说的正法是佛法的正法,当然世间上的一切法也有正也有邪,那是世间上的正法,我们把佛法的正法称为寂静正法。
求名求利的人不可能寂静
什么叫不寂静?吵吵闹闹就是不寂静。求名求利是不可能寂静的。我们冷静地观察一下,求名求利有寂静吗?那些从名利场所失败的人,最后也是不寂静,说句风趣话,他跳河还要“扑通”一声,跳楼还要“砰”一声。
那些求荣华富贵的人也不能寂静。拿儒教来说,他也不可能寂静。儒教突出的就是两点,一点,读书人的前程就是做官,在官场里,这些做官的人寂静吗?
儒教的思想只能在儒教范围内成立
儒教还有个特点,对家庭非常看重,当然更看重生育儿女,所谓叫“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就是男的必须要结婚,女的必须要嫁人。是必须吗?难道不嫁人、不结婚,你会死掉吗?所以儒教的思想只能在儒教的范围内成立,不可能在佛教的范围内成立。拿从前的观点来作比方,无产阶级思想只可能在无产阶级中成立,资产阶级思想只能在资产阶级范围内成立,如果无产阶级思想要在资产阶级里成立,那必须要通过一个转变,不接受教育、不提高觉悟、不想转变的人,他不可能放下资产阶级思想。
儒教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许多有了孩子的家庭,“孝子”成了孝儿子
儒教还有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看看儒教的话到底对不对啊?事实胜于雄辩,今天每个家庭结婚以后都生孩子,这些家庭在主张孝吗?我已经听到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孝子”,不是孝父母,而是孝儿子。所以我们不管是赞叹别人、认可别人,或者是不认可、批评别人,都要根据事实。
结过婚的家庭是在吵吵闹闹,还是在寂静啊?往往吵闹得头都要胀死。从前我在上海,那时住的房子,上海人叫石库门房子,一幢石库门房子里边起码住个七八家人家。从前有个相声,叫“72家房客”,我看难免有点夸大,可能也有个别地方住了72家房客吧。
我是住在二楼,有一次回去,底楼的一家邻居,房门没有完全关上,走过么就看见,房门里的爸爸,朝着孩子跪下来,叫他:“你是我的小爷,我求求你了。”这就是家。能做到寂静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