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佛学讲记 >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80-3) (总第632)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

傅味琴讲于太湖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09.3.28

人都是通过接受别人的意见、教导,才变聪明的

提要:

  • 关心、听取大众的意见,心就投入到大众里去了

  • 不听别人意见的人,聪明不起来

  • 发挥我执,玩弄手段自以为巧妙,这样的人最笨

  • 人都是通过接受别人的意见、教导,才变聪明的

  • 了解众生,才能利益好众生

  • 不先了解情况,就自以为是去帮助,让人哭笑不得

  • 菩萨在度众生中了解众生,智慧慢慢就圆满了

  • 利益诸众生能够消除我执

  • 不替众生考虑,去替“我”考虑了,修行的心就退了

关心、听取大众的意见,心就投入到大众里去了

举例来说吧,我为了使大家都能想得通、都能满意,我不大一个人说话的。有了事情,我就开会研究,听听大家意见,避免自己一个人处理出漏洞。 来不及开会么,就跟旁边几个人商量商量,听听他们的意见怎么样,这样子慢慢慢慢,心就投到大众里去了。

不听别人意见的人,聪明不起来

说句笑话,一个人为什么老是糊涂?因为他耳朵不灵敏,听不到别人的意见。凡是听不到别人意见的人总是糊涂。为什么他耳朵不灵敏?因为他耳朵不大听别人的话,不大听别人的意见的。反过来,一个人为什么会聪明?你看,聪明的“聪”字不是有个耳朵吗?你耳朵不起作用了,你怎么会聪明啊?

发挥我执,玩弄手段自以为巧妙,这样的人最笨

有我执我见的人都不聪明,其实么他最笨,为什么道理?他听不进去别人意见。你别看他们很会玩弄手段,或者自认为很巧妙,他所谓的巧妙,无非是玩弄手段,说话全打妄语,骗得过么他高兴,“这是我聪明,你们糊涂,被我骗了。”打妄语那不得了啊,是根本罪啊!要受报应的。

人都是通过接受别人的意见、教导,才变聪明的

你一个人生活,你会聪明吗?再想一想就想通了,你怎么会聪明的?从小长到大,因为你听别人说话,你才聪明。首先听妈妈爸爸说话,比如吃饭,听了妈妈的话,饭就不会吃到鼻子上去了,妈妈告诉你,“吃饭要吃在嘴巴里噢,大便、小便要到厕所里噢。”你听话,大家说:“这个孩子真乖啊。”还不是听来的?你到学校里,还不是听老师讲课?哪有不听人家意见会聪明的?

了解众生,才能利益好众生

所以为了要利益诸众生,就要多听听众生的话,否则你吃力不讨好。因为你不了解人嘛,那你怎么去帮助人?你要去帮助人,首先要对人了解啊,要了解他需要什么,你也给他什么。

不先了解情况,就自以为是去帮助,
让人哭笑不得

所以假如你们想要对我帮助,最好对我了解了再帮助,你不了解就给我帮助,我是哭笑不得了,真是受苦受难了。有人帮助我点生活用品,竟然把妇女用品也寄给我,你先了解了解我到底是女的还是男的呢,别看了我名字以为是女的。(众笑)还有这种这么长的瓶子,洗头发的,你了解了解:我没有头发了。(众笑)所以不了解人去帮助人,真是帮助得人家哭笑不得啦。

菩萨在度众生中了解众生,智慧慢慢就圆满了

菩萨为什么能够修成佛?菩萨在众生里了解众生,所以他的智慧慢慢就圆满了。阿罗汉虽然能断烦恼,可是他远远比不上菩萨,因为他不发广大心,他看见广大众生多,就嫌烦。

利益诸众生能够消除我执

昨天跟你们讲:利益诸众生就能够消除掉我执,因为你“以利益众生”为自己的知见,你的知见就融化掉了:我的目的不是为了我,我的目的是为了一切众生。你以一切众生为考虑,你就不会为自己考虑了。

不替众生考虑,去替“我”考虑了,
修行的心就退了

从前有同学离开我们,有的还是老同学,即使同学们很想他,可是到今天还没有回来。为什么他会离开?因为他不替众生考虑,替“我”考虑了。离开的原因,一个,他也去利益人,他只利益一个人,谁?为了让妈妈抱孙子高兴高兴,他要给妈妈生一个孙子,所以他回去了。现在不知道结婚了没有,也不知道能不能生出儿子来。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