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问答(三十九)
 

问:汉族佛寺中常见到十八罗汉像,那是什么人?

答:应当是十六罗汉(罗汉即阿罗汉的简称,又称十六尊者)。据经典说,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槃。公元二世纪时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中,更记载了十六阿罗汉的名字和他们所住的地区。这部书由玄奘法师译出之后,十六罗汉便普遍受到我国佛教徒的尊敬。到五代时,绘图雕刻日益普遍起来,后来画家画成了十八罗汉,推测画家原意可能是把《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和译者玄奘也画在一起。但后人标出罗汉名字时,误将庆友列为第十七位住世罗汉,又重复了第一位阿罗汉的名字成为第十八位。虽然宋代便已经有人指出了错误,但因为绘画题赞的人有的是名书画家和文学家,如贯休、苏东坡、赵松雪等人,所以十八罗汉便很容易地在我国流传开来。(图1)
 

问:我国许多佛寺中有五百罗汉像,他们是什么人?

答:印度古代惯用“五百”、“八万四千”等来形容众多的意思,和我国古人用“三”或“九”来表示多数很相像。五百比丘、五百弟子、五百阿罗汉,在佛教经典中固然是常见的,但并不意味着是固定的数字。可是随着十六罗汉的崇奉,五百罗汉像也便在五代时期见于绘画和雕塑,不久便有许多寺庙建立了五百罗汉堂。后人又附会地列举五百罗汉的名字,其实都是没有根据的。至于近代某些寺院中塑造的五百罗汉像,许多形象都是出自匠人的臆造,或者采自神话小说,以至流于怪诞,失去了佛的出家弟子应有的合乎戒律的威仪。(图2)(摘自《佛教常识答问》赵朴初著)

 

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十六问:末世积资因缘少,积罪因缘多,宜多修何法?

答:宜多修“积资净障支”,宜广不宜略,此为上师再三叮咛语。

  十七问:何以不但观真言尊,须观智慧尊?

答:昔无著菩萨修观,欲见至尊弥勒,修十二年而不得见,后弥勒菩萨告以随时在其面前,汝以障故,而不得见。故真言尊显现在面前,又观智慧尊显现,于法有更加一层作用。

  十八问:有说七支(供养等)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否合理?

答:积资净障,摄于七支,喻如玄妙之七个宝车轮,若缺其一,不能至佛地。昔印度伊遮菩提王说:“依唯识实识乃幻识,皆不能成佛,当依七支成佛。”七支功德,能使种姓清明,身心成熟,颇公说:“不唯凡夫应修七支,佛与佛见面,皆先以七支赞叹为供养。菩萨见佛,闻大乘法,亦以七支供养,初地菩萨分身百数,见百佛世界;二地菩萨分身千数,见千佛世界,皆以七支供养。”由此可见有说七支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不应理。(摘自《灭除心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