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介绍佛教】(7)           

世界名人谈佛教 (7)

讲欢喜的宗教

佛教极为反对忧郁、悲哀、悔罪和沮丧的心态,它们被认为是觉悟真理的障碍。另一方面,极有趣的是,欢喜心是“七觉支”之一,是为证得涅槃所必须培养的基本品质。

——罗《佛陀的启示》

Joyful religion

Buddhism is quite opposed to the melancholic, sorrowful, penitent and gloomy attitude of mind which is considered a hindranc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ruth.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interesting to remember here that joy is one of the seven‘Factors of Illumination’,the essential qualities to be cultivated for the realization of Nirvana.

 Ven. Dr. W. Rahula, “What the Buddha Taught”

向其他宗教挑战

正如我们从实际记载中发现,佛教不是一个喜欢假说的原始系统,而是一个对其他宗教提出挑战的宗教。

——比夏普·郭芮《佛与基督》

Challenge to other religions

It is Buddhism as we find it actually recorded, not a hypothetical primitive system, which still forms a challenge to other religions.

 ~Bishop Gore ,“Buddha and the Christ”

(摘自《世界名人谈佛教》达摩难陀编 成建华译)

如何修习不执著?

这是一个最好又简洁的修行原则: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尝只是尝,嗅只是嗅,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让一切只停留在这个层次,当下就能产生智慧,可以正确又恰当地处理一切,不会产生爱、恨的“自我”。如果随着喜欢或讨厌的欲望去做,“自我”就会生起,让心不能自主,也就无法具足智慧了。以上是佛陀为某比丘所作的开示。                   (摘自《一问一智慧》佛使尊者著)

佛教是消极的吗?

为什么社会上很多人认为佛教徒是消极的?这种看法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由出家制度引起的误解。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是建立在以孝为本的基础上。孝的核心内容就是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出家人必须独身,当然更谈不上生儿育女。

二、世人多半以地位名利作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认为人生在世或是要荣华富贵,或是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方能光宗耀祖,而出家人与世无争,视世间名利如过眼云烟,因此在人们的眼中,出家的这一选择无疑是对人生缺乏积极的追求的体现。

当然也确实有些人是在无奈之下出家为僧的;或是带着个人恩怨逃避现实,或是在遭遇挫折后对生活失去信心,万念俱灰之下遁入空门。这也是造成社会对出家人产生误解的重要因素。其实这类人在僧团中仅仅是少数而已,而且,若是出家的发心不正,即使披上袈裟,在佛门中也不会有大的作为。

三、现代社会是鼓励消费的年代,而佛教徒生活俭朴。尤其是出家人,长年累月住在古老的寺庙里,饮食清淡,衣着简单。很多人对这种少欲知足的生活不理解,觉得佛教徒缺乏如常人一般的生活热情,跟不上社会潮流,与当代生活方式格格不入,于是便认为他们是消极的。

四、是从为人处世方面引起的误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人为了跟上时代,一生忧患劳顿,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从佛法的角度来看,这恰恰是世人最大的无明和愚痴。佛陀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正因为看到事物发展的本质,所以佛教徒的处世原则是随遇而安,这也是被世人视为消极的因素之一。

(摘自《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济群法师著)

弘一法师演讲录

三、成实宗   

依成实论而立。为小乘之空宗,微似大乘。

六朝时盛,后衰,唐以后殆罕有学者。

以上二宗,即依二部论典而形成,并由印度传至中土。虽号称宗,然实不过二部论典之传持授受而已。

以上二宗属小乘,以下七宗皆是大乘,律宗则介于大小之间。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