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开示】

 释迦佛成道纪念日开示 0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福鼎清净寺 2018.1.24

 

你们修行回向到哪里去啊?念佛的人是回向“同生极乐国”,我们是回向“世世常行菩萨道”。

从前我在苏州,接到深圳的一个长途电话,“老师,大家都劝我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你看呢?”我回答她:“我老师往生极乐世界好吗?”她没话了,过了一会儿才说:“老师你别走。”

抛弃了娑婆世界的父母众生,是大慈大悲吗?大家都到极乐世界,娑婆世界众生谁来度啊?释迦佛讲四十九年法,就是度娑婆世界众生。首先叫我们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成不了佛的。什么叫菩提心啊?也叫你度度娑婆世界众生了,你往生到极乐世界么,是你个人的心愿。

今天我讲释迦佛成道,要讲释迦佛的菩提心,修大乘佛教的人,面对这么多受苦受难的众生,你走的了吗?都走了,他们谁来度啊?别人不说,都走了,你的爸爸妈妈谁来度啊?释迦佛的本意,是关心娑婆世界的众生,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在度众生,还要你挤进去度众生?你有多大能耐到极乐世界去度众生?放着娑婆世界众生不度,想到极乐世界去度众生,说句笑话,肯定阿弥陀佛跟你说,“哎呀,你别辛苦了,你别辛苦了,我这儿有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在度,你别挤进来哄热闹了。”

人总要死的,你死了咋度众生啊?只有活着才能度众生啊。是以法度众生啊,你们有许多老居士听法听多了,是不是也跟亲戚朋友邻居讲讲呢?老师嘛辛辛苦苦跟你讲,你嘛懒惰,不跟亲戚朋友隔壁邻居讲,只进不出,耳朵进去,口里不出来,你这样怎么叫有功德?

“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不是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的,要根据经书说话。有人不根据经书说话,说什么:“只要念就能往生”,这是魔,千万不能听他的。从前有个人只叫人家念佛,不讲法,而且他以为自己这一套很好,所以公开的宣扬,“我这儿不讲法,只念佛。”你不讲法,你做什么法师啊?那么人家称你“法师”,你应该:“哎呀,惭愧惭愧,不敢当不敢当,因为我不讲法,你称我出家人就可以了。”说嘛说“惭愧僧”,一点不惭愧的。

为什么这种人名气很大?因为大家都想死了到极乐世界去呀。如果菩萨死了都到极乐世界去,娑婆世界众生谁度啊?当然你愿意往生极乐世界这是你个人问题,你作为一个法师,可不能这么提倡啊。

还有说:“你们都是菩萨,唯有我是凡夫。”听起来很谦虚呀。结果凡夫讲法给菩萨听,凡夫来度菩萨?笑话不笑话。你们认为他自称凡夫,很谦虚,把我们说成菩萨,很尊重我们。每个人都这么想“你们都是菩萨我是凡夫”,结果一个菩萨也没有了。那句话不是空话吗?不是骗人话吗?不是拍马屁的话吗?一个法师竟然只会念佛不讲法,那你怎么称法师呢?你连法都不懂,你怎么度众生呢?

不光是今天在你们福鼎,就是我到了这个人的家乡,我照样这样说。

我们是释迦佛弟子,我们只听释迦佛的话,不听人的话。你去听人的话,你变了人的弟子,你不是佛弟子了,只有听佛的话是佛弟子呀。

成佛是果,发菩提心是因,走上菩提大道要从因走到果。大家都能成佛,我们本身就是未来佛,希望要从因上修起,要发菩提心,把你们叔叔、伯伯、阿姨、邻居多拖一点来。

说:“我叫他们来他们不肯来。”你对他们没感情,他们肯来吗?“怎么样才有感情?”要培养感情啊。比如男女青年谈恋爱,也要培养感情啊。怎么样培养感情?拿点钱出来,请你的女朋友吃吃点心,喝喝咖啡,要培养感情啊。你们要邻居听你话,要培养感情啊,一毛不拔,谁肯听你话?(众笑)经常去关心关心,送点好吃的东西给他们吃吃,请他们来吃吃饭,要培养感情啊。

释迦佛成道成的菩提大道,发菩提心是因,所以希望你们好好地去团结周围的邻居,把他们度过来。你多关心关心他们,培养培养感情,你叫他来,他不好意思不来:“哎呀,人家待我这么好,这么关心我,我本来不想去的,实在不好意思不来。”那么也来了嘛。发菩提心度众生要花钱的。你比如说,你们请我来讲法,我讲法给你们听,这个讲堂就是你们造的。哪有不花钱的?

今天我们在搞一个茶楼,也要花钱的,我看这个茶楼,可能要上万。为什么叫他们来喝茶,而且茶叶还要好?就是让他们进佛门啊。喝了三天茶,他不好意思了,也会走到大殿里去拜拜佛,“谢谢你啊,谢谢你啊。”所以茶楼盖好了,你们发发菩提心,叫你亲戚朋友来喝喝茶,我们免费供应。而且我想将来,一边喝茶一边还要给他们看电视剧(众笑),他们一边喝茶一边看电视,就不想走了,“哎呀,我还没有喝完了,没有看完了。”这样子就兴旺起来啦。兴旺是靠人兴旺的,让他们喝喝茶看看电视剧,就兴旺起来了。“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众生贪五欲,就给他五欲,慢慢他觉悟了,他就信佛了嘛。好,今天讲到这里。(完)

   上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