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众生最重要的还是法,
抛弃了佛法,只讲究威仪,
方向就偏了
提要:
行为举止有礼貌、稳重的人,易使人生恭敬心
在普通人中间我也碰到过这样的人,很文静,很有礼貌,说话举动非常使人容易起恭敬心。以前我在某一个地方,除了我几个学生以外,还有一个,也不算老,看样子总是五六十岁吧,可能是这一家的亲戚,我们对他不由得就生起一种恭敬心。他好像不像一般普通人,说话呢非常稳重,也有礼貌,说话不浮夸的。他一开口说话,给人一种气势,使你自然会听他的,有那样一种感觉。我猜想他可能是厂里的什么领导,事后由于好奇心就了解一下,原来是车间里的一个工人。所以在普通人中间有时候也会碰到这样的人。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我们就马上被他吸引,心里马上被他吸过去,我们也不大会在他面前随随便便胡闹,这种无形的力量很厉害,精神感染很快啊。反过来说呢,如果咱们也能这样,那么咱们无论到什么地方,大家对我们就会起恭敬心,一样的。所以说威仪很重要。
度众生最重要的还是法,抛弃了佛法,只讲究威仪,方向就偏了
我们要注意威仪,因为威仪有种种的力量,威仪有种种的功德。可是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特别提出,千万不能误解:只要有威仪就能度众生了。度众生还是要靠法,我们用法去度众生的时候,也应该要注意到自己威仪的这种作用,要那么理解。
否则的话,你佛法么讲错了,佛法么又不大懂,因为你本人就没有深入经藏,佛法懂得不多,而且也不主张深入经藏,也没有用佛法去度众生的经验,相反的呢,脑子里别的东西——儒教的东西、道教的东西,倒蛮多,充其量也不过是劝人为善。你讲劝人为善的话,一般社会上好心的人全都喜欢听,像这样能度得了众生吗?这样能给众生什么智慧呢?
假如这个人不会讲法,也没有佛陀的智慧,威仪却非常好,因为威仪好,受人赞叹,受人信仰,受人崇拜,人家说,“嚯!这个出家人的威仪好啊,是真修行,你看他修得这么好呢。”那样一来,他在度众生上、弘扬佛法上起什么作用?只给众生学了一个威仪,这样子就有偏向了。所以我们要讲究威仪,更要走上一条智慧和悲心圆满的道路。
威仪的种种庄严,至少表现出一点:依教奉行。威仪不好,人家一见就会说闲话
我们做到威仪的种种庄严,至少我们能表现了一点:能够依教奉行。如果连行住坐卧种种行动举止都太随便的话,人们很难看出你是学佛的,为什么?你跟社会上人没什么两样嘛。他怎么看得出来呢?
拿出家人来说,出家人一穿了出家人的衣服,一眼看出来就是一个佛门的出家人。假如他穿了破的衣服,行动又太随便了,威仪很不好,那不要被社会上人说闲话吗?不管你这个出家人是好还是不好,他一看你这个样子,他就要说闲话。因为他又不了解你好还是不好呢,他又没有跟你谈过话,一看这个样子他就要说闲话,“我看现在佛门里的出家人跟我们也差不多嘛。”所以说四众弟子都应该要讲究种种庄严,使社会上人能起恭敬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