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根利烦恼轻,容易除惑证道
·钝根烦恼重,应多学法,以法调伏自己
·娑婆众生业障重,越简单越不起作用,所以释迦佛说四谛法
·末法众生图简单,做不到也不知惭愧
不广说经法
未结戒说戒
时人根善利 但说教授戒
诸恶莫作等 皆除惑证道
彼二佛示灭 种种姓出家
~佛在世时,一种姓出家(释迦种姓),清净心出家。佛灭度后,时人根基薄,有不具清净心出家,有出家后不舍在家地位,乃种种姓出家。
时久生疲厌 无经律摄持
令正法速灭 若众花散置
~众花表比丘,出家人如念珠,线散则散。
无线贯穿故 被风则涣散
~线即经与戒,以线串花,挂于项间。
~风即五欲之风,世间八风(因无经律摄持故)。
|
根利烦恼轻,容易除惑证道
今天我们继续讲,“拘那含牟尼、毗舍二如来,不广说经法,未结戒说戒”,为什么过去这两尊佛出世,没有广大地讲经说法,也没有结戒、说戒呢?“时人根善利,但说教授戒,诸恶莫作等,皆除惑证道”,因为当时人的根机很利,只要跟他们说一些简单的教导,给他们授戒就可以了,乃至简单到跟他们说“诸恶莫作”等,都能够断除烦恼而证道。
佛法能缩,缩到很简单,能开,开到很广大。为什么几句简单扼要的话,也能使人证道呢?如果根机利,能触类旁通,你跟他说一点,他能想到十点。如果这个人素质又好——修行人的素质就看他烦恼轻还是烦恼重,烦恼轻的人修起来就快,容易去掉烦恼,再加上根利,就容易证果。就好比这个人抵抗力很强,身体很棒,平时很少生病,偶然生一点小病,吃一点药马上就好。
钝根烦恼重,应多学法,以法调伏自己
虽然有这样的事实,但是你抓住这一点,你就要犯片面的错误。换一个病人,病很重,抵抗力又差,你说“就吃那么点药就可以了”,那是不根据实际情况了。现在佛门里这种情况多啊,自己愚痴,没有智慧,还极力宣传“用不着吃那么多药”,不管病轻病重都给那么一点药,那种人能当医生吗?还说出种种的道理,一面说末法时期众生烦恼重、业障重,脾气坏,又说他们怕药苦,你就别找这个麻烦了,给他吃一点药也就行了。结果病人病越来越重,烦恼病、业障病重了,反而说药越简单越好,害人就是害在这里。
应该是末法时期的众生更要学佛法,更要断烦恼,越广学多闻越好,因为毛病重了嘛。如果他不好好断烦恼,更要用各种方法来调伏,要慈威双摄。
现在的人差不多都受了“钝根、末法众生”这种话的影响,戴上了自卑的帽子,把自己看得一点办法也没有。没有想学佛法断烦恼的信心,那你怎么修行?我们承认我们是末法时期众生,是钝根、烦恼重、业障重,正因为如此更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努力学法,因为病重了,才要多吃一点药。
娑婆众生业障重,
越简单越不起作用,所以释迦佛说四谛法
释迦佛来到娑婆世界,跟过去佛出世时相比,人的根机已经差得很远了。光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已经不行了,烦恼越重、根机越差、业障越重,越说简单越不起作用。释迦佛就把修行的方法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扩大到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第一次说,五比丘中有两个证果,释迦佛只好再说得明确一点,另外二个比丘才证果,说了三次五比丘全证果了,所以历史上就有了三转十二法轮。
末法众生图简单,做不到也不知惭愧
唐朝有位禅师,他在树上搭了一个窝,每天就在里边坐禅,所以人家称他“鸟窠禅师”。有位著名的诗人请禅师给他开示,禅师只说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个诗人不仅没有开悟,反而起烦恼了,责问禅师:“今天我诚心来请禅师开示,你怎么只讲这两句连三岁小孩也知道的话给我听?”鸟窠禅师就朝他笑笑:“三岁小孩都知道,我看你就做不到。”一句点破,这位大诗人脸就红了,他也懂得惭愧啊。现在不是唐朝了,现在的佛弟子不知脸红,不知惭愧。从这个公案来看,问题在你做不到,你做到了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