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律海十门】

明智觉观存念门第十(9-5) (总第63)

───────────────────────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1999.11.28)

 

昨天的气恼跟着昨天都过去了,还讲它干什么?

提要:
 ·见老师关心别的学生就气不过,是你心量太小了
 ·“妙”,善巧方便,“慧”,恰到好处,能做到这两点,事情就干得好
 ·不肯拐弯的人,好比篾黄做的席子,易崩断,不值钱
 ·被人压的时候忍一忍,别把自己的菩提心崩断了
 ·“三心了不可得”修好了,六波罗蜜就很好修
 ·昨天的气恼跟着昨天都过去了,还讲它干什么?
 ·以后还没来,想它干什么?


见老师关心别的学生就气不过,是你心量太小了

有人肚子里总是气不过:“傅老师对某几个学生很关心,经常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还鼓励他什么什么的,怎么不对我关心关心?”那么叫我怎么对你关心啊?“你们叫阿毛来,我要关心关心他。”阿毛来了,“你最近有什么矛盾吗?”没有。“你发过脾气吗?”没有,“你吃饭吃得下吗?”所有同学都说我吃得最多。“睡觉好吗?……没事了,你走吧。”(众笑)医生只治病人,不治好人,懂吗?我是给他治病呀,你又没有病,要挤进来干啥呀?为什么有这种心态呀?小气呗,(众笑)好像人家分到了巧克力,我只有一粒水果糖,不高兴。所以你们呢如果具备了出离心、大悲心、菩提心,能解决一切问题,要以这样的心发动。

“妙”,善巧方便,“慧”,
恰到好处,能做到这两点,事情就干得好

第五条:“作事具妙慧而小心谦谨否?”干事情能不能干好,看你有没有妙慧。“妙”就是善巧方便,“慧”就是恰到好处,如果你能做到这两点,事情就干得好,善巧方便嘛。

不肯拐弯的人,好比篾黄做的席子,易崩断,不值钱

你们现在这个样子,一点不肯转弯的,这样就不值钱。为什么不值钱啊?我有一年在门口买了一条竹席,人们称为篾席啦,便宜倒便宜,只有六块钱,那个时候好的要十几块、二十几块。因为我也不内行,这个篾席啦,用用很容易坏,经常断的,稍微卷一卷就断。什么道理呢?人们一看:你这个席子都是篾黄做的了,不是篾青做的。一个竹子,皮叫篾青,这个东西不容易断的,它弯过来都不会断。里边的篾黄,很容易断,它拐不了弯,所以不值钱。

你们拐不了弯的人记住:不值钱,谁也不喜欢你。如果谁跟你在一起,把你抓得来干事情,他上大当。因为你这种人干事情老是不拐弯,一会儿绷断一会儿绷断。你拐拐弯么,大丈夫能屈能伸么。

被人压的时候忍一忍,别把自己的菩提心崩断了

你看人家把我压得多厉害呀,他以为总把我压扁了,可是我今天还是没有被压弯。被人压得时候忍一忍噢,别把自己的菩提心崩断了,忍一忍,有机会又竖起来。人家压了我几十年,结果他倒被人家压得发精神病了。你们看我天天讲法,我讲的法不像发精神病吧?

“三心了不可得”修好了,六波罗蜜就很好修

一个忍波罗蜜修得好的人,随便你怎么样打击,都不会发精神病,哈哈一笑了之。学“三心了不可得”很重要啊。我们这两天,天天在讲四念处、观心无常,这很重要啊,三心了不可得修好了,六波罗蜜就很好修。

昨天的气恼跟着昨天都过去了,
还讲它干什么?

有人今天脸上不好看,问他怎么了,“昨天……”昨天的事今天还在讲?昨天已经过去了。“我偏不让它过去。”昨天已经过去了,你拿到今天来讲,岂不是痴人说梦?一个人讲梦境,都是梦已经过去了以后讲,昨天受的气,跟着昨天都过去了,你还把它留着干什么呢?有必要吗?日子两样啰。你既然有气,昨天过去了,就一刀两断了,还留着过去的气恼干啥呀?

以后还没来,想它干什么?

说“这个人哪,我看他有点鬼气,以后可能要搞我。”以后还没来,你想它干什么?说“今天他……”今天啥时候?“刚才”,刚才也已经过去了,你还讲什么?你这样修成一个空门啦,空门修好了,你临命终时,可以告诉周围的人:不要把我火化。为什么?金刚不坏身。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明知觉观存念门第十

一、不为寿命财物扰乱否?
二、内怀一切能作宽大否?
三、于斗争生起及无义之事,能先
  见否?
四、一切作为众务,不以好名彰显
  发动否?
五、作事具妙慧而小心谦谨否?
六、受用莫得,亦不希求后来能得
  成为某样之正念有否?
七、要知受用十分得有,多成扰乱
  或至衰残充量之诤讼,时时知
  觉否?
八、不隐藏他成就之能力否?
九、于其受用节俭最低否?
十、有大势力能作谦小之成就否?
十一、成为不识父者否?
十二、成为不识母者否?
十三、成为不识沙门者否?
十四、成为不识贤善士夫者否?
十五、成为不敬奉尊长否?
十六、于佛作不恭敬否?
十七、于法成为不恭敬否?
十八、于僧伽成为不恭敬否?
十九、于戒等学处正真受习,成为
   不恭敬否?
二十、于戒律仪有毁犯否?
二十一、于诸根能作护持否?
二十二、不作放逸好爱女人之事
    否?
二十三、与亲属及异姓之亲属、结
    党厚密、与大臣等为友,
    能作远离之成就否?
二十四、若观察多人于我不作厌贱
    否?
二十五、我所作为成为不法之行为
    否?
二十六、成为执持非分不如法否?
二十七、成为完全抛弃正法者否?
二十八、成为完全抛弃惭愧者否?
二十九、成为善巧有智人等悉不与
    共、而不思方便询问于人
    否?
三十、应自思想成为放逸败坏之习
   气现行否?
三十一、若如来金口所说一切经
    教,有不依教住否?
三十二、于超涅槃事业,成为属于
    悬远之见者否?
三十三、成为颠狂作事,而且积累
    败坏,身体死后,苦行恶
    道、邪倒堕落、地狱有
    情,是我受生处否?
三十四、设若于彼死后,与其命运
    极坏之诸有情共生否?
三十五、而谁与谁受生彼与彼之颠
    倒行为,而今成为念念明
    白者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