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定上师隐尘回忆录
(13)
牟秀云
著
(十)黄埔军校学习班情况
那时,我很想革命,但只知道孙中山先生是个伟大的人物,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帮助下创办的,具体情况就不知道了。1925年,我毕业于广州大学哲学系时,因品学兼优留校任教。当是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国内处于大革命高潮期。我满怀爱国热情,当时,我哥哥对我说:“弟弟,你报考黄埔军校的步兵科很好,黄埔军校名气中外,是革命青年最理想的好学校。”当时,北洋政府国势垂危,外侮频仍,民不聊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有理想的青年都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自勉,积极投身于救国救亡的革命运动。
我听了哥哥指教,基于爱国爱民的热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26年9月,我毅然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官学校步兵科第五期。自黄埔军校第五期起,除炮科、工科、政治科的学员先后随军北伐和毕业于武汉的学生外,我与其他各科学生则被调往南京举行毕业仪式。
(十一)立志报国效民,振兴中华
周恩来到黄埔军校后,首先健全了共产党组织,成立了“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积极发展党员,制订政治教育计划,加设《社会发展史》、《帝国主义侵华史》、《各国革命史》等课程。
周恩来的四年旅欧生活,使他成为一个对马列主义有相当研究的共产党人。年轻的周恩来像一团火,常对学生滔滔不绝地讲解自己的政治工作设想。他自欧洲经香港坐船回广州后,就兼任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给第一期学生讲授政治经济学。他一到任,立刻露出引人瞩目的才华,井井有条而又富于创造性地开始工作,把政治部的正常工作秩序和工作制度建立起来了。设立指导、编纂、秘书三股,从第一期毕业生中选调共产党员杨其纲、王逸常等分别担任教务股主任等职,出版《士兵之友》,每周油印发给学生和士兵,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每周都有一两次对学生的政治讲演,增购书报,创立体育会,备办各种体育用具……指导新成立的军校教导团的政治工作,选派共产党员担任各连的党代表。
周恩来思考事情如此周密,处理问题如此敏捷,原则性、灵活性掌握适度,他所经办的事无不水到渠成。在欧洲学习期间,他到过英国和德国,但大部分时间是在法国度过的。1924年返回中国,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的工作。周恩来革命政治家的声誉,深深受到海内外中国学生的欢迎和敬佩。我曾聆听过周恩来的一段发自内心而又十分具有震憾力的话:“我的愿望是打败日本人,那时可以在我母亲的坟前祭奠。至于我今天的一切和我所期望于自己的一切,却多亏了我的母亲,她的坟地如今在日本人占领下的浙江,我多么想能马上回到那里一趟,去清除她坟上的野草。”周恩来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他是国家、人民的好儿子。我是中华民族的子孙,爱国爱民的赤心驱使我决心跟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学习周恩来立志报国效民,振兴中华。
(十二)黄埔军校的宏伟精神
黄埔学校门联:“升官发财,行财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是:“革命者来”。
黄埔军校从成立起,学生就不是闭门读书。记得我刚进黄埔军校不久,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孙中山亲自率兵到韶关,准备北伐。赣军、湘军、滇军、豫军、桂军都靠不住,当时孙中山认为比较可靠的,是“黄埔”这帮学生兵和教导团。“双十节”那天,孙中山先生在韶关飞机场举行阅兵,受阅部队有樊钟秀部队,吴铁城部队,还有我们黄埔军校的学生。检阅完毕,孙中山还作了简短的演讲,主要是讲北伐的意义,号召参战部队勇敢作战,彻底打垮北洋军阀曹锟和吴佩孚的统治。就在这天,广州城内发生了商团叛乱,一时广州形势十分紧张。为平息叛乱,黄埔军校学生军又回师广州。在平定商团叛乱的战斗中,黄埔军校学生第一次上战场,大家很勇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