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人可以有正淫,出家人连正淫也不许可
佛教的淫戒,出家人跟在家人不同,在家人可以娶妻子,这叫正淫,一出家了,那就不能娶妻子了,原来的夫妻关系也要切断,所以出家人连正淫也不许可。在家居士么可以有夫妻关系,但不能邪淫,出家了,正淫邪淫全部要切断。
为什么出家人要求高?其中就是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淫爱不断,生死不能了。至于说你是一颗爱慕心,还没有发展到淫爱的地步,对于出家人来说,也是不清净的,也不许可。所以出家人要求很高的,因为这是了生死的一个障碍。
在家生活矛盾多、苦恼多,
已经出家了,就不要再卷进去了
第二点,对在家人,佛虽然放得宽,允许你结婚,可是男女相爱、结婚、成家、生孩子,种种亲戚关系,苦得不得了。苦在哪里?苦在矛盾上。这个矛盾,每家是说不完啊。那么修行人何必再去找这个苦呢?何必再卷到这个矛盾里去呢?因为在家实在太苦恼,所以佛就规定出家人没有男女关系,乃至于亲属关系也要远离。
修行人只有菩提心的缘,不搞世俗关系
因为你切断了男女的情爱,辞亲出家了,人最亲的就是父母,你都辞别了自己的父母,发心出家了,还留恋亲戚关系干什么?连父母的关系都告别了,如果再留恋着亲戚的关系,那岂不等于仍然在搞世俗关系?所以修行人只有一个缘,就是菩提心的缘,我们只有一颗心,把他们度出苦海,让他们也能修行,断烦恼了脱生死,除此以外,所有的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已经出来了,还要钻进去干嘛呢?
掉在贪爱里出不来就迷掉了
所以杀戒摄修前两句,就说明问题,“著财色名闻,乖违起忿恼”。贪得着,你越贪越舒服,贪就是爱,你有所爱必会有所贪,你贪得着了,结果就迷掉了,你在贪里边一直跳不出来,修行么装模作样,拖拖拉拉,进进退退,一会儿觉来一会儿迷,那你三大阿僧祇劫也不能成佛,因为你修不好嘛。修行要修得好才有希望,修不好还有啥希望?比如学校里读书要读得好,考试成绩才好呀。你读书读不好,考试考个二十几分,这种成绩还有什么希望?
贪不到就动瞋心起忿诤,乃至于起杀心,
结果就是下地狱
如果贪不着爱不着呢?那就要起忿诤,动瞋恨心,乃至于会发展到要起杀心,结果就是下地狱的因,瞋恨下地狱嘛。
世俗家庭里,都离不开由财色名而起的忿诤
而每个世俗的家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离不开由财色名所起的忿诤。就拿现在的小家庭来说,两夫妻一个孩子,三个人都是闹得不停,很苦恼啊。假如范围扩大来看呢?有人说“范围扩大么矛盾更多啊,那我干脆就不扩大。”你做得到吗?成了家了,六亲不认,有几个人能做得到?你就算六亲不认,三口人也是闹得来苦恼得不得了。
留恋世俗的快乐,看不到快乐后面的痛苦,
就不想跳出来
那么为什么人们还是不想跳出来呢?无非是两点吧,一点,他还留恋着,虽然有苦恼痛苦,但是有时候还有快乐,他对这些快乐还有留恋,看不到快乐后面又是痛苦,他被快乐迷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