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沙门文墨】(28)

巴峡闻猿

僧文兆

依棹望云际,寥寥出峡情。

心如无一事,愁不在三声。

带露诸峰迥,悬空片月明。

何人同此听,彻晓得诗成。

巴峡在四川东部,是个山高水急的地方,船经其处,人们少不了要捏着一把汗。而峡中多猿,其声哀凄,闻之更是使人泪潸然堕。然而僧文兆行经此地,却别是一样心情。他斜靠在船舵上,仰望着天空云彩的变幻。在这乘舟山峡的时候,他心里空洞洞地毫无牵挂。即便是哀猿连啼三声,也不可能引起他一点什么愁绪。这种闲适的意度,空阔的心境,了无牵挂的情态,使人觉得他仿佛不在“巴峡闻猿”,而是在寺中散步。这是为什么呢?按一般世人来说,这是无法理解的,而就释子禅心来说,这又是很容易明白的。释教认为,一位僧人应该随时保持清静的自性,摒除纷繁的世情,即便面对坎坷险恶也心无所染。这也就是《坛经》中所说的:“不染万境而常自在。”

释教还认为,人的心灵愈是清净空虚,愈无世云俗雾的干扰,外间的事物,尤其是自然山水,就愈能将其美丽的真形原貌呈现在其面前。诗的五、六两句描写的就是清净心境中的自然景物。诸峰带露,此迥彼转,煞是秀美。片月悬空,清辉轻撤,分外明亮。结尾两句诗人不无自豪地发问:谁能和我同听巴峡猿声,而在彻晓之际以平静和祥的心境写成记录这美丽景色的诗篇呢?这一问,真是韵味无穷。

文兆的生卒不详,只知他是宋南越(今广西广东一带)人,是《九僧诗集》作者之一。(摘自《儒道释诗汇赏》释诗卷 潘人和)

夜 感

僧简长

无眠动归心,寒灯坐将灭。

长恐浮云生,夺我西窗月。

有人说,读禅者的诗,心里应长揣着个“禅”字。这话不错。简长这首《夜感》,你把它看作是一般人月夜思乡之作,当然也是可以,但这就失去其深意了。原来他这首诗,写的是禅俗思想的一次矛盾碰撞。

诗人是位僧人,夜里睡不着,动了“归心”,也即是思凡之心,这当然是很严重的。当他意识到这一点,立即坐起来,对着寒灯参禅,让禅心把俗念灭掉。他担心天上会出现浮云,把西窗外的月亮夺去。这中间有一种喻意,即:我一直在担心着“归心”像“浮云”一样再现,把我的月一般明亮的本心遮掉、夺走。

大多数的僧人都是描述自己如何一心向佛、勤于奉道,像这样暴露自己思想反复的诗作尚属罕见。它使我们知道僧人内心修炼的复杂性。

简长生卒年不详,仅知其系沃州(今属浙江省)人,为《九僧诗集》作者之一。
                   (摘自《儒道释诗汇赏》释诗卷 潘人和)

 

◇◇◇◇◇◇◇◇◇◇◇◇◇◇◇◇◇◇◇◇◇◇◇◇◇◇◇◇◇◇◇◇◇◇◇◇◇◇

                 (摘自《南山梵音》2007.1 )
 

原济 山窗研读图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