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深入经藏】(13)            
若希望经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城揭答林给孤独园。

于其处,世尊称呼比库们:“诸比库。”那些比库回答世尊:“尊者。”世尊如此说:

“诸比库,应当具足戒与具足巴帝摩卡而住!应以巴帝摩卡律仪防护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对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受持学习于诸学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同梵行者们喜欢、满意、尊重和尊敬我。’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 ,不轻忽禅那 ,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能获得衣、食、坐卧处、病者所需之医药资具。’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受用衣、食、坐卧处、病者所需之医药资具,能使那些行[布施]者有大果报、大功德。’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已故、去世的亲族、血亲们以净信心忆念我时,能使他们有大果报、大功德。’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克服不满与喜好,愿我不被不满所征服,战胜已生起的不喜,住于胜利。’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克服怖畏与恐惧,愿我不被怖畏、恐惧所征服,战胜已生起的怖畏、恐惧,住于胜利。’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玛欣德 尊者 译自《中部》第6经

备注:①希望经:《中部》第6经。世尊在该经中说:若有比库希望实现从世间直到出世间的十七个愿望,他应完全地持守戒律、修习戒定慧三学。

为了尊重巴利圣典,经文采用直译法。对于某些词句,则以脚注的方式将该经义注的解释一并意译出来。

②比库: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有行乞者、持割截衣者、见怖畏等义。即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之男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bhiksu音译为“比丘”、“苾刍”等,含有破恶、怖魔、乞士等义。其音、义皆与巴利语有所不同。

现在使用“比库”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南传上座部比库僧众;而使用“比丘”、“比丘尼”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北传僧尼。

③巴帝摩卡:巴利语patimokkha的音译,有上首、极殊胜、护解脱等义。

《清净道论》中说:“若他看护、保护此者,能使他解脱、脱离恶趣等苦,所以称为‘巴帝摩卡’。”

汉传佛教依梵语pratimoksa音译为波罗提木叉,意为别解脱、从解脱等。

④完全持戒:他完全地持守四种遍净戒:巴帝摩卡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和资具依止戒。即是说应通过无缺失、完全地持守诸戒来成为一名戒具足者。

⑤致力内心之止:致力于自己内心的平静。在此,“内”和“自己的”是同义词。

⑥不轻忽禅那:不排斥禅那或不退失禅那。以排斥、退失之义为轻忽。当知舍弃了这种顽劣后他致力于谦逊等。

⑦具足于观:致力于七种随观。七种随观即无常随观、苦随观、无我随观、厌离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和舍遣随观。

⑧增加空闲处:意为增加前往空闲处的次数,频繁地去空闲处。于此,当知在把取了止观业处之后,日夜进入空闲处禅坐的比库为“增加空闲处”。

“应完全持戒”乃是说增上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乃是说增上心,“具足于观”乃是说增上慧学。“增加空闲处”对修止者来说,频繁地去空闲处为增上心学,对修观者来说则是增上慧学,这是包摄了两种学而说的。

⑨愿我克服不满与喜好:希望能够战胜、征服不满与喜好。于此,不满是指厌烦诸善法与偏僻住处。喜好是指喜好五欲功德。(摘自《觉悟之路网站》)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