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佛学讲记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讲记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41-
6(总第160)

───────────────────────────────

◎ 傅味 讲于 2003.5.11

四众弟子都听释迦佛的话,
都能过六和生活,安心修行,才能度众生

提要:

  ■ 佛法还没学好就去度众生,好比给掉在水里的人丢了一只有漏洞的救生圈

  ■ 只有无漏法,才能真正度众生

  ■ 四众弟子都听释迦佛的话,都能过六和生活,安心修行,才能度众生

  ■ 没有法,只是个小庙,也和合不起来

  ■ 进了佛门,不学法,尽是发展自己的烦恼,搞名搞利,把佛门架空了,
   把修行也架空了

  ■ 有的地方不吵架,是大家腰包都满了

  ■ 把钱少当成苦,这要让真修行的人笑掉大牙

  ■ 修行要苦修,那才是真修行

  ■ 随着自己贪瞋痴的烦恼随意改变佛教,就和合不起来了


佛法还没学好就去度众生,
好比给掉在水里的人丢了一只有漏洞的救生圈

还有一种人,佛法还没有完全学好,他就不想学,去抓片面,结果有漏洞。这个人不是一点佛法也没有,可是他所讲的佛法有漏洞的,就好比他要去救掉在海里的人,他去丢一个救生圈,这个救生圈有漏洞的,一丢下去,气都从漏洞里跑光了。

只有无漏法,才能真正度众生

要怎么才能救人?要有救生圈,这个救生圈不能有漏洞,这才能救人。

四众弟子都听释迦佛的话,
都能过六和生活,安心修行,才能度众生

我们今天来看看这句经文,“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你能做到了,你就是度众生了。每个丛林、寺庙、居士林、佛教团体,四众弟子,大家都听释迦佛的话,法师、当家、方丈全有聚众的能力,能够把这个团体团结地一切都没有障碍,大家都能够过六和生活,安心地修行,这样才能度啊。

没有法,只是个小庙,也和合不起来

可是如今我们看看,现在弄得来,到处都是矛盾,有的甚至于只是个小庙,只有三四个人,也天天吵,三四个人都不安定了,你怎么去度众生?居士林呢?可能比出家人还差一点,更糟糕!有个地方居士林,楼下是群众跟群众吵,楼上呢领导跟领导吵,林长跟副林长吵,这怎么度众生?还有的人书法写得很好,挂起了书法“六和堂”,里面呢,连念佛跟念佛的都不和。

进了佛门,不学法,尽是发展自己的烦恼,
搞名搞利,把佛门架空了,把修行也架空了

种种现象是佛弟子由于不懂法,发展了自己的烦恼,就把佛门架空了,修行也架空了,这样成就就不可能有什么希望。最多呢,你进了佛门,一面得到精神上的寄托:菩萨保佑。遇到矛盾,发发牢骚,“这种人啊,我叫不多说,菩萨知道的。”有个精神寄托“菩萨知道的”。一方面呢,尽搞烦恼、排挤人,贪嗔痴泛滥,搞名搞利。

有的地方不吵架,是大家腰包都满了

如果有一个地方确实是大家不大吵,要了解他用的是什么方法,是用佛法方法呢,还是用别的什么?有的地方用钱的方法,大家都贪钱,大家都腰包里满满的,也不必吵了。你看好了,现在哪个地方钱多,哪个地方人就多。佛学院也是如此。苦庙里没什么人去的,全往有钱的地方去。

把钱少当成苦,这要让真修行的人笑掉大牙

我总是奇怪,有人说:“我们佛学苑苦得很。”我说:“我搞不懂了,苦,苦在哪里?既然苦嘛,叫伙食房再增加一点营养菜,买的好一点。”他们说:“现在菜不错啊,很好啊,而且煮得很好吃。”那么苦在哪里呢?后来才回答我:衣单费太少了,钱太少了。所以来咱们佛学苑求学的人,都是喜欢在苦里修行的,那叫苦修行。当然苦不是苦生活,是指钱少了。

如果说“钱少就是苦”,这个说出去要被佛门里真正修行人笑掉大牙了,你修行为了什么呀?

修行要苦修,那才是真修行

我从前在九华山佛学院,有个小和尚跟我说:“我师父说要寄给我两百块钱,怎么还不寄来?邮来了没有啊?”那个时候两百块钱挺多的。我们教务处说:“没有到啊。”“怎么搞的,如果再不寄得来,这个师父我就不要了。(众笑)我再找一个师父。”我是睁大眼睛,朝他说:“什么?师父可以换的啊?”(众笑)我说:“你在这儿佛学院,有吃有住还有衣单费,你要两百块钱干什么用啊?”钱是害人的东西,修行要苦修的,那才是真修行。

随着自己贪瞋痴的烦恼随意改变佛教,
就和合不起来了

所以在佛门里边搞破坏,导致了佛门不可能再团结,因为你可以这么变,他可以那么变,统一不起来了。你变了以后,人家要说你闲话,你听了闲话,要说人家闲话,就没有一个和合统一的标准了,怎么能做到统理大众呢?因为你变的不是变好了,而是越变越坏了。佛教本来是清净的,给你这么一变那么一变,跟着你的贪嗔痴烦恼名利的观念变,变了不清净了,怎么能够引发自性僧宝呢?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