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佛学讲记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讲记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43-4)
(总第172)

───────────────────────────────

◎ 傅味 讲于 2002.10.2

一切众生皆父母,为什么对这个众生爱,对那个众生恨呢?

提要:

  • 对真正出家要了生死的修行人,在家居士应尽我所有作供献

  • 宁可千生不悟,不可一生错见

  • 不修好四无量心,很难进入殊胜的禅定

  • 对亲人的爱心、对冤家的恨心未消除,即使入定,不过很短的时间

  • 达不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无漏智慧是开不出来的

  • 一切众生皆父母,为什么对这个众生爱,对那个众生恨呢?

对真正出家要了生死的修行人,在家居士应尽我所有作供献

释迦佛对在家出家有区别对待,对出家人要求高,要求高的地方主要为了要了脱生死。如果有哪位出家人确实是真正的佛弟子,在学佛法了生死,根本没有名和利的念头,一门心思想证阿罗汉果,在家居士应该对这位出家人尽我所有作供献。

宁可千生不悟,不可一生错见

所以知见不能颠倒,知见一颠倒,你什么都没希望了。所以古时候有位祖师就说过,“宁愿千生不悟”,因为你一千生不开悟,以后还有开悟的日子,“不可一生错见”,知见错了,你后面全部错完,而且还有等流果,后世也会继续错下去。

不修好四无量心,很难进入殊胜的禅定

下面说“于诸胜定亦难趣入”,为什么呢?“怨亲未泯,能障定心故”,如果你不修好四无量心,对于各种殊胜的定,你很难进去,也就是说很难入定。胜定就是殊胜的定,拿禅定来说,同学们都已经学了很多禅定中的观法,每一个观都能使你趋入定,乃至于有人在念诵上也能得到成就,因为也能使心定下去,有句话说:念诵就是粗的禅定,禅定就是细的念诵。诵跟禅是相通的。

对亲人的爱心、对冤家的恨心未消除,即使入定,不过很短的时间

为什么不修四无量心,很难趋入胜定呢?那么当然了,你可能有一些粗粗的定力,可是你要得到殊胜的定是很难进去的,因为“怨亲未泯”,你这颗心,对冤家,你就认为是冤家,对亲人,你就认为是亲人,怨亲之间的分别心,你还没有消除掉。对亲家有爱心,对冤家有恨心,爱心和恨心你都没有消除掉,你怎么进去定啊?也许你在这一分钟里什么也没想,哦,一下子给你得定了,也不过一分钟啊。爱心跟瞋心没有消失,你昨天还在爱,昨天还在恨,即使你今天在很短时间里入了一个极短的定,可是那些印象没有很远地远去,很容易在你心里又冒出来,不要说是消灭的程度你还没有,连疏远的程度你也没有。或者你今天上午起了一个恨心,即使你今天晚上入定了,这个定能长吗?你的恨心还在你的旁边呢。

达不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无漏智慧是开不出来的

一个想入定的人,非但要达到怨亲平等,乃至于还要达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有一点差别心,你无漏智慧就开不出来,心始终得不到究竟的圆满。

一切众生皆父母,为什么对这个众生爱,对那个众生恨呢?

修行人要修怨亲平等,社会上的人常这么说:我对我所恨的人,我一点也不宽恕他,我对我亲爱的人,我是念念不忘。外国有部小说叫《基督山恩仇记》,恩跟仇他分得明明白白。我们修行人怎么看呢?我们修行人对善恶要分得清楚,对觉悟跟烦恼要分得清楚,可是对人可不要分得这么清楚啊。对人分得清楚了,你就不像修行人了。一切众生皆父母啊,不是今世的父母,就是过去世的父母,你何必对这个众生爱,对那个众生恨呢?

正好像一个世间上的孩子,何必对妈这么好,对爸这么恨呢?说到底他是你的爸呀,他骂你是为了你好呀。相反地也可以这么说嘛,你何必对你爸这么好,对你妈这么恨呢?世间上都已经认为,对父母产生爱跟恨都是不恰当的,何况我们佛门呢?年轻的都是我们兄弟姐妹,今天大家学佛了,是在佛门里的师兄弟。亲,亲不过道亲,道亲比兄弟姐妹还要亲,还有什么恨可以说呢?全是过去世的父母。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