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首页 > 佛学讲记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讲记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 (
69-1(总第397)

─────────────────────────────

◎ 傅味琴 讲于 2003.10.9

西方阿弥陀佛表妙观察智

提要:

  • 西方阿弥陀佛表妙观察智

  • 每个佛土都是净土,每尊佛都是智慧圆满

  • 讲法要用众生能理解的语言

  • 要逐步深入经藏。停留在第一步,非但得不到第二步的智慧,还容易产生偏执

  • 病还没有好就停止看病,只会往坏的方向发展

  • 认为自己的病没有关系,自以为是、偏执,就不想看病吃药了

一心顶礼阿弥陀佛~西方阿弥陀佛表妙观察智

西方阿弥陀佛表妙观察智

我们今天讲“一心顶礼阿弥陀佛”,五方佛里,西方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表妙观察智。“”就是非常广大、细致、很善巧,“”,就是从种种的观察中,有一个非常明白的认识。这些真正要做得好,全靠我们的觉悟跟智慧。

每个佛土都是净土,每尊佛都是智慧圆满

“净土门”,讲到净土,每个佛土都是净土,每尊佛都有净土法门。同样的道理,每尊佛的智慧都是圆满的,都有智慧法门。所以我们原则上应该要懂得,每尊佛的智慧都是圆满平等的,但是在说法的时候,为了使众生初学的时候能够有所区别、有所理解,只能够方便而说。

讲法要用众生能理解的语言

我们再举个例子,宇宙没有东南西北,根本没有方位,可是人世间的众生已经习惯于我们生活环境里的种种名相,假如不依照娑婆世界众生熟悉的方面,去跟娑婆世界众生讲,他们不容易想得通。所以我们讲有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众生一听就懂。假如我们讲没有东南西北,初进佛门的人就有点想不通。

要逐步深入经藏。停留在第一步,非但得不到第二步的智慧,还容易产生偏执

所以要深入经藏,“深”就是一步一步往里边走,你光是停留在第一步,非但你不能够完全了解佛法,不明白如来真实义,而且你一执着了,反而成了一个毛病。

比方说我们没有修好,仅仅是没修好吗?不见得那样。如果我们的知见是正知正见,我们也一直往前走,我们走到第一步,还没有达到第二步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我们还没修好。假如你走了第一步,你不向第二步走呢?那情况就不一样了。你不向第二步走的话,你非但得不到第二步的智慧,而且你很容易产生种种的偏执,结果你在学佛法、在修行的过程中,反而会出各种毛病。

病还没有好就停止看病,只会往坏的方向发展

正好像你去看病,你病还没有好,你就不看了,是不是停止了呢?从看病上说,你是停止了,可是从发展上说,你可没有停止。那么这个发展到底是好是坏?这就很难说,往往坏的居多。比如说你一停止,这个病又开始严重起来了,如果你以后又去看病了,可能药的剂量要加重了。

认为自己的病没有关系,自以为是、偏执,
就不想看病吃药了

还有一种情况,你为什么要停止?你心里总有一个想法:我这个毛病本来没有什么,叫我吃几贴药嘛,我好像没兴趣,随它去吧。这么一来,“自己的毛病没有关系”这个念头就出来了,懒惰也出来了,自以为是、偏执全出来了。这种情况在平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但是人们认为这些都是通常有的常态,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根本不加以研究。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