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请菩萨“慈悲忆念我”时,你就想起菩萨了
提要:
■ 菩萨有求必应,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我们
■ 当你请菩萨“慈悲忆念我”时,你就想起菩萨了
■ 无始到今生所造的罪,数也数不清
■ 罪都是从烦恼起来的,眼睛老看着钞票就叫贪
■ 供养少的丢一边,供养多的塞进口袋,这是贪心大,可不是名望大、功德大
菩萨有求必应,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我们
如果菩萨忘记众生,那菩萨不灵了。“菩萨,你还记得我吗?”“记不得了。”“哎呀,我从小念观世音菩萨的,你怎么记不得了?”“念我名字的人实在太多了,我记不得了。”那么也不会有求必应了。
为什么菩萨有求必应啊?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我们嘛。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文殊菩萨也是这样。文殊菩萨也是大慈大悲,普贤菩萨也是大慈大悲,菩萨都是大慈大悲,不是大慈大悲能当菩萨吗?
当你请菩萨“慈悲忆念我”时,你就想起菩萨了
那么这儿为什么要说“慈悲忆念我”了?比如说,你跟妈要离别了,你说:“妈,你要想我啊。”你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就在想妈,对不对啊?否则你也不会说这句话。所以是怕你忘记菩萨,那么说一句:“菩萨,你慈悲忆念我。”其实是叫你忆念菩萨。因为你求菩萨忆念你的时候,你已经想起了菩萨了。所以不要弄错噢,并不是菩萨有时候会把我们忘记,而是我们有时候把菩萨忘记。那么你在忏悔的时候总要想起菩萨来啊,所以说“菩萨,你忆念我”。
无始到今生所造的罪,数也数不清
“无始至今生”,无始,要说出一个开头来,谁也说不清楚,所以用“无始”两个字。一直到今生,在这么漫长的流转里所造的罪啊,那数也数不清。
罪都是从烦恼起来的,眼睛老看着钞票就叫贪
“由贪瞋无明”,罪都是从烦恼起来的,由于烦恼所以造恶业、背罪过。贪,“今”字下面是一个“贝”字,“今”就是现在,“贝”就是货币,现在叫钞票。古时候呢,货币不是纸头做的,最开始是贝壳,现在变成钞票了。眼睛老是看着钞票,这叫贪。凡是眼睛朝钞票看的,全叫贪,贪什么?贪钞票。说“瞎子眼睛看不见,怎么看钞票?”他的手就是眼睛,他钞票一摸,就知道这是五十块的,还是两块的,一摸就知道。老花眼的人眼睛虽然老花了,他看钞票,也不错,因为他看得太多了啦。近视眼看钞票也看得很清楚,只要把钞票移近一点就看见了。远视,离远一点。看钞票是谁也看不错的,因为看得多了。一个人手一直在数钞票,慢慢就变成不数钞票就难过,就好像手一直在摸牌了,有一天摸不着麻将牌他难过的。一个人心里一直在想钞票,有一天没钞票好想,他要怄气;一个人一天到晚摸红包包,有一天摸着一个红包包不厚,他就不高兴了,别看他老花眼了,照样钞票看得清清楚楚。
供养少的丢一边,供养多的塞进口袋,
这是贪心大,可不是名望大、功德大
在深圳的时候,有一个老板陪我去看一个很出名的人。陪我们去的人,带我们到一个客厅不像客厅的地方,中间坐着一个人,前面摆了一只只盒子,像小卖部那样摆摊头。有的盒子里是小念珠,有的盒子是大一点的念珠,有的盒子是一本书,有的盒子是纪念品,有的盒子里是叮呤啷啷会动的挂件,我以为这个人是小卖部,叫他在这个地方摆摊头。人家说,“这就是xxx。”啊!那么不得不在旁边等着啊。
他嘛忙得很,居士来了,一个一个朝他顶礼、供养。他接过红包包,第一件事情,拆开红包包看,一看十块的,一丢,一百块的,往口袋里塞。(众笑)这些盒子干什么?区别对待,你供养不满一百块,他抓这个给你,说送给你留个纪念;如果是一百块以上,抓另一个给你;三百块,再换这一个给你,真是一本万利。分别心这么厉害,贪钞票贪得这么厉害,还算大名望的人。这是钞票大,不是修行功德大,这就是贪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