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律海十门】

首页 > 佛学讲记 > 五戒

五戒近事分别门第五(15-9) (总第146)

───────────────────────

五戒偈种种解释及授受仪式布萨略法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6.7.25)

 

喝酒不喝醉的少有,喝醉了就很危险

提要:

  • 最好不要跟喝了酒的人说话,如果要说,距离远一点,以免闻到酒气

  • 不喝酒,也不用、不尝、不齅

  • 喝酒不喝醉的少有,喝醉了就很危险

  • 临终时意识模糊、贪瞋痴泛滥,必然会投生三恶道,哪有什么“万人念万人去”?

  • 临终中风昏迷、烦恼炽盛、意识不清,都是一辈子太放逸导致的

  • “听法是浪费时间”,这是谤佛、谤法的话

最好不要跟喝了酒的人说话,
如果要说,距离远一点,以免闻到酒气

假如有个人喝了酒,你最好不要跟他说话,如果他来跟你说话,你稍微远离他一点,为什么道理?他一说话,口里一股酒气出来,从你鼻子里进去,你嘴里不吃酒,鼻子吃酒,也会有影响的。从前上海公交车,挤得不得了,喝酒的人又多,还有人喝醉了,打一个嗝,臭死了,闻了这个气味,真要把胃里的东西全要吐出来了,旁边人只好捂着鼻子。

不喝酒,也不用、不尝、不齅

不饮、不用”,自己不能喝,也不能用酒。比如,你们要治病,有一种药,要酒里去浸的,你最好跟医生商量,“是不是可以替换别的药,因为我不喝酒,也不用酒。”这里边讲的非常具体了。

不尝”,尝也不尝。假如本来是喝酒的人,下决心受五戒了,开头是发心,后来慢慢难受,因为酒瘾很重啊,憋不住了,偷偷去拿酒了,刚好给老婆看见了,“你受五戒了,怎么能喝酒啊?”“道理是对,不过佛也慈悲的了,今天我生日,给我喝一杯。”“一杯也不允许。”“一口?”“一口也不行。”“嘴唇碰一碰?”“碰一碰也不许。”要不尝。如果你不小心尝到了,赶快到洗手间去,用白开水把嘴巴里的酒洗干净。

不齅”,鼻子也不能闻。

喝酒不喝醉的少有,喝醉了就很危险

不醉”,喝酒不喝醉的有几个?弄得现在派出所警察都麻烦呀,喝醉的人,警察只好把他带到派出所,还帮他搞醒酒的药,真麻烦。你能碰到警察还好一点呢,常有这样的事情,冰天雪地里,桥头上,一个人喝醉了,还骑自行车,一倒倒下去,自行车也倒下去了,他么就倒在雪地上“呼啊呼啊”睡得睡不醒。

临终时意识模糊、贪瞋痴泛滥,必然会投生三恶道,哪有什么“万人念万人去”?

喝酒以后挺可怕,常出现两种现象:一种现象,意识迷糊,人糊涂了;还有一种现象,贪瞋痴泛滥,发起酒疯来不得了。如果是个修行人、佛弟子,这两种现象最可怕。如果你临命终时出现这两种现象:意识模糊、贪瞋痴泛滥,你必然会往生到三恶道去,不可能会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因为你意识模糊了呀,心里清净的力量提不起来了。

再比如说,即使你没有喝酒,你临终的时候小中风,意识也是模糊的,你什么都搞不清了,还能往生吗?哪有这样一句话,“万人念万人去”?笑话不笑话?这完全是哄哄人的啦。意识模糊的人也能去啊?临终的时候昏迷也能去啊?临终的时候贪瞋痴泛滥也能去啊?连小中风也危险,何况大中风。

临终中风昏迷、烦恼炽盛、意识不清,
都是一辈子太放逸导致的

再说一点,现在佛门里边有许多老人,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到临终的时候,有的么昏迷,有的么小中风、大中风,有的么贪瞋痴泛滥,烦恼的欲念非常强,有的么是老年痴呆症,这些人都是没希望的。为什么会致成这样?还是这句话:这一辈子太放逸。

我们说的不放逸是修行的不放逸。如果他是为名为利,非常地忙、苦,抓紧时间不放逸,那没得用的。

“听法是浪费时间”,这是谤佛、谤法的话

许多人受了一种错误见解的影响,他们不听法,他们认为听法浪费时间。无论你修什么法门,听法怎么是浪费时间?那么佛讲了四十九年法,就是浪费了众生四十九年时间?这种话根本是谤佛、谤法的话,可是他们不知道。

佛门有一种传统,以为什么叫修行?一盏油灯、一本经书、一只木鱼、一串念珠,敲敲木鱼念念经,拨拨念珠念念佛,认为这就叫修行,其它的没了。那么你念经你懂不懂啊?不一定懂。你有没有照经书去实践?没有。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五戒近事分别门第五


皈依佛法僧 尽形持五戒

不杀不盗取 不淫不妄说

不饮用诸酒 终身无违犯

并供养三宝 和尚阿阇梨

一切如法教 奉行无违逆

于上中下座 三业常恭敬

复方便勤求 坐禅及诵经

乃至诸学问 劝助作福等

广开涅槃路 闭三恶道门

菩提戒之基 增长正业行

从初地至十 菩提道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