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三宝)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三次念)
(皈依愿)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三次念)
(皈依戒)
皈依佛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凡是说法都要做报恩想,有你们的发心、欢喜听法,才有今天殊胜的法会,才能使正法传布开去
提要:
·讲法要有请才能讲,这是对法的尊重
·凡是说法都要做报恩想,有你们的发心、欢喜听法,才有今天殊胜的法会,
才能使正法传布开去
·两手合掌,说一声“南无”,这是“致敬”的意思
·恭敬会产生友谊,友谊不一定会产生恭敬
·对人恭敬也要一心,一切修行上成就都靠一心
·“皈依”就是皈投依靠,好比孩子投向妈妈的怀抱
·“敬礼”,“敬”是恭敬;“信顺”,佛弟子只信仰释迦佛,只顺着释迦佛
给我们指的路走
师:尊敬的陆林长、各位同学,这次我应上海居士林的邀请来给大家讲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因为这部经很重要,深入民间,但很多人都不明白经中的法义,很希望能听听《心经》的讲解。
讲法要有请才能讲,这是对法的尊重
佛门有个规矩,讲法要有请才能讲,这是对法的尊重。有时没人请也会讲,但这必须要在对方欢喜的情况下,而且要对机说法。
凡是说法都要做报恩想,有你们的发心、欢喜听法,
才有今天殊胜的法会,才能使正法传布开去
佛在世时,比丘是托钵乞食的,比丘托钵时,施主供养了他吃的东西,比丘就要跟施主讲几句法,报施主的恩,这也是报众生的恩。凡是说法都要做报恩想,为报佛的恩、报法的恩、报师的恩,也是为了报众生的恩。我今天给大家讲《心经》,也是为了报恩。因你们这样的发心、欢喜听法,才有今天殊胜的法会,才能使正法传布开去。
两手合掌,说一声“南无”,
这是“致敬”的意思
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人,印度有一种很好的礼节。比如孩子看到家里来了客人,他马上向客人两手合掌,说一声“南无”,意思就是“我向尊贵的客人敬礼”,这是“致敬”的意思,今天亚洲一些地区,仍然喜欢用这种礼节。
恭敬会产生友谊,友谊不一定会产生恭敬
佛弟子既然进了佛门,就要尽量用佛门的礼节,而不要用世俗上的礼节。世俗上礼节一般是握手,佛门是合掌。当然如果你在社会上,工作需要,不妨也握握手,否则社会上的人很不习惯。
握手是表示友谊,合掌是表示恭敬,性质不同。尤其是居士看见出家师父,要恭敬合掌,表示向他敬礼,即使是居士同学之间也最好不要用握手的办法。我们对人的恭敬远远超过于友谊,恭敬会产生友谊,友谊不一定会产生恭敬。这也是我们佛教殊胜的地方。
对人恭敬也要一心,一切修行上成就都靠一心
合掌还表示“一心”。我们手掌合起来,十个手指不是合成一了吗?所以合掌时,手指要并起来,分开来就不叫一心了。人在一心的时候就会恭敬,对人恭敬也要一心,一切修行上成就都靠一心。
在座的各位居士多数是修念佛法门、求生净土的,这非常好。你想稳稳当当往生净土,要根据佛经上的话:一心不乱,这是最重要的。
既然是一心,合掌时手掌就要放在胸口,这叫合掌当胸。而且手不要抖动,手一动,心也动了,那就不是一心了。有些人习惯合掌在胸口上面一点,这也可以,千万不要放在下面。从前我主持九华山佛学院的时候,有一天听到房外有人走木楼梯响声很大,我感到奇怪,因为佛门讲究安静,尤其是佛学院的学生都听过我讲课的,我就出去看看。一看是我从前的学生,刚刚出家,可能还不太懂,他一看见我,老远就叫我,一面叫,一面向我合掌,可是合掌合在了下面,变成了“合掌当腹”,这就不太好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能海上师说:南无~其义无量,谓皈依、敬礼、信顺、不离、求救等
清定上师说:一切法皆由皈依生起,皈依如小孩依靠父母,皈依有法身意义
本师~根本导师,一切佛法皆从释迦佛口中说出
释迦牟尼佛~受十方如来赞叹,说法四十九年 |
“皈依”就是皈投依靠,
好比孩子投向妈妈的怀抱
能海上师说:“‘南无’,其义无量,”“南无”含义很广,“谓皈依、敬礼、信顺、不离、求救”。“皈依”就是皈投依靠,好比孩子投向妈妈的怀抱。
“敬礼”,“敬”是恭敬;“信顺”,佛弟子只信仰释迦佛,
只顺着释迦佛给我们指的路走
“敬礼”,“敬”是恭敬,所以我们向佛顶礼、向同学合掌敬礼的时候,要恭恭敬敬。凡是行礼节都要恭敬,比如小学生看见老师一鞠躬,军人行一个军礼,都是表示恭敬。
“信顺”,佛弟子只信仰释迦佛,只顺着释迦佛给我们指的路走,不能对天魔外道产生信仰。学佛是跟释迦佛学,不是跟人学,如果跟人学,佛教就变成了人教。你跟人学,最多成为世间上的好人,既不能了脱生死,更谈不上证果成道。所以我们要做像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千万不要违背释迦佛的教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