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三宝)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三次念)
(皈依愿)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三次念)
(皈依戒)
皈依佛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一天到晚说“业障”,还不如多干一点实事
提要:
·不要管别人的言论怎么样,只管默默无闻的干实事
·一天到晚说“业障”,还不如多干一点实事
·业障是自己形成的,错事重复做,就形成了习惯势力
·懂了法,不再造恶业了,就消除了很多的业障
悲空不二~慈济众生的大悲心与空性相应的般若智一体不二,这是大乘修行道的根本原则,一方面要不舍大悲,发愿起行救度利乐众生,一方面要不离般若,不著一切。
般若与方便不二~大乘菩萨行六度中,般若一度与余五度为一体不二之关系。
一体不二~犹如水波一体,六度皆以波罗蜜多为体,皆以彻底究竟到彼岸为体也。
般若为修余五度的指导,《大般若经》喻般若经如首如目,余五度如足,只有以般若智慧为导首,修余五度,以实相相应,始能度到涅槃彼岸的波罗蜜,而方便所摄五度,亦为积集福德资粮,利益众生,破除我法二执所必修之行。《菩提道灯论》云,“般若离方便,方便离般若,俱说为系缚,故二不应离。”
系缚~为片面所缚 |
不要管别人的言论怎么样,
只管默默无闻的干实事
我么想起来就说说,我原来学法的地方,新同学说:“你是老前辈,你怎么不回来指导指导?”我只好朝他笑笑。我多么怀念、留恋我当初学法的道场,可是当年那里几乎是说我闲话的大本营,那个地方很多人都在诽谤我啊。你进去不提傅老师倒也罢了,一提傅老师,马上闲话就来了。有一次我的学生进去,他们说:“你们老师犯菩萨戒。”他问,“犯哪一条菩萨戒?”“哎呀,哪一条菩萨戒我不知道。”有个居士就说了一句话,“你们都说傅居士怎么样怎么样,但是根据我观察结果,他默默无闻地在干实事。”所以你们不要管别人的言论怎么样,你只管默默无闻地干实事,凡事都有因果都有报应的。
一天到晚说“业障”,还不如多干一点实事
“以悲空不二、般若与方便不二”,下面我有解说。
“悲空不二~慈济众生的大悲心”,刚才讲过了,话么少说一点,实事么多干一点,看见人掉下水,你会游泳,马上跳下去,别一天到晚“业障啊业障”,现在佛门最流行的就是“业障”。其实说“业障”的人,业障到底是什么玩艺他不知道的,一受苦,一遭到麻烦,就说“业障啊”。
那么你讲讲看呢,怎么会有业障?“我干了坏事。”你干了什么坏事?“这个我想不起来。”想不起来,你怎么说自己有业障呢?“是前世业障。”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推到业障上。生病了,“业障啊!”走错路了,“业障啊!”生病当然跟业障分不开,具体地说应该叫病障。你走错路了,本来两点钟能到,结果五点钟才到,这跟业障有啥关系呢?今天想出门,突然下雨了,“怪我自己业障”,两个人吵架,吵得像冤家那样,“这是我业障啊”,哪有这么多业障了?那么你不吵架不就行了嘛。
业障是自己形成的,
错事重复做,就形成了习惯势力
业障怎么形成的?是你自己形成的。你做错一件小事情,马上醒过来,马上改正,就没有业障了。你做错了又要做,做错了又要做,形成习惯势力了,就叫“业力”,是你自己搞的嘛。
懂了法,不再造恶业了,就消除了很多的业障
昨天跟你们讲起,《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五品,《灭业障品》里说:业障怎么消除啊?你请善知识讲经说法,这个功德极大,能消除你的业障。因为善知识讲经说法,能使很多人得到法的利益,知道法了,他就不再去做坏事了,过去做过了,马上停止,就消除了很多的业障。这个功德也有你的一份,因为是你请善知识讲法的,那么当然你消除业障更快。要用法来消除业障的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