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虚云和尚传(35)

                  何明栋 著

二、创办大觉农场,适应社会变革(转载从略)

三、主修山志,存史以教化后人(转载从略)

四、弘法穗、港、澳

也就在民国三十六年(1947)夏,云门山大觉禅寺重建修复主体工程即将告竣之时,香港信众礼请前往弘法的电报、信函接二连三地来到云门山大觉禅寺。为满众人之愿,虚云和尚应请前往香港,下榻于崇兰学校,赴东华三院主法,启建平安法会。虚云和尚以百岁高龄赴港弘法,港地轰动,随喜者成千上万,座下皈依者达数千人之多。此后,又应澳门四众弟子之请,转赴澳门讲经说法,继而主持禅七,又有数千人前来皈依。离澳返云门山途中,应请前往中山县石岐,虚云和尚亲自主法,启建大悲法会,更是全城空巷,道途堵塞。次年春,在南华禅寺主持传授三坛大戒后,虚云和尚又应请前往广州,为“佛教志德医院”开幕剪彩,且当即说法开示。而后,应请又赴香港沙田慈航净苑道场为四众弟子讲说《金刚经》,以无碍的口才,深入浅出的语言,法雨普施,潮音广传。随后,又应道场监院智林之请,特地主持佛七一期,每日开示,重点讲说三归五戒。而后,转至东莲觉苑主持拜忏。到1949年夏秋之交,虚云和尚已是110岁高龄的老人了,但应香港四众弟子之请,冒着暑热,亲自前往十方念佛堂开光。而后,又转至般若精舍为四众弟子讲说《楞严经》,每日开讲,月余方毕,再返回广东云门山大觉禅寺。

在这3年多之中,虚云和尚虽然已经是百岁高龄,但为了弘法布教,他不辞辛苦,数度奔波于穗、港、澳等地,讲经说法。在此期间,虚云和尚在相继为四众弟子讲说《金刚经》、《楞严经》等的同时,还应机度众,方便说法,为信众讲说佛法基本知识,启迪善慧,树立正信,皈依三宝。据岑学吕居士编辑《虚云和尚年谱》所载资料的不完全统计,这3年中穗、港、澳等地在虚云和尚座下皈依的信众就有数万人。与此同时,虚云和尚在这3年的讲经说法中,反复告诫“佛法常闻,港人之福”,对澳、港、穗地区佛法盛行、法师众多,认真主持正法表示赞赏。而且,虚云和尚结合自己数十年修持体验,随机应众对佛法基本认识加以介绍,并且强调信众修学佛法必须学修并行,认真实践。在实践中,恒守戒律是前提与保证。虚云和尚对三皈依五戒等也加以了准确与系统的解释和介绍,而且针对听众多为在家居士的特点,既遵佛教之宗旨,又结合世俗社会的实际,时而例举生活的实例,因而使听众诚服悦崇,很好地推进了佛法的弘传。

也就在1949年夏秋之交,虚云和尚应请在香港弘法之时,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消息传到香港,岑学吕、李汉魂等一大批弟子有的劝虚云和尚随之赴台,有的请虚云和尚留港弘法。可是虚云和尚认为自己早年曾到过台湾,看到那里有的寺院佛规戒律松弛,男女混住一寺,很不清净。所以,表示坚决不肯赴台。对于留港弘法的劝说,虚云也没有同意。他以护教安僧为己任,感到自己有责任返回云门山大觉禅寺,强调“以我个人言,去住本无所容心。惟内地寺院庵堂现在杌陧不安。我倘留港,则内地数万僧尼,少一人为之联络护持,恐艰苦益盛,于我心有不安也。我必须回去。”而且,虚云和尚一再教导那些劝其留港的弟子,“学佛人固宜随时随地放下。现以联络护持较重,仍应即返云门。”正是这样,虚云和尚以团结、联络全国僧尼,共同弘扬正法为己任,坚决地回到了云门山大觉禅寺,这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对于团结全国僧尼以及其他佛门弟子,拥护人民政府是做出了表率。这也正是虚云和尚爱国爱教的实际行动,在今天看来更有其不同寻常的意义和影响。

第七章 为法忘躯 弘法京沪杭

一、北上晋京

1951年春,应众人请求,虚云和尚主持在云门山大觉禅寺启坛传授三坛大戒。各地戒子闻讯蜂拥而至,一下子来了百余人。就在这时,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这场运动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云门山大觉禅寺。对此,当年特地从湖北前来求戒的戒子、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河北省柏林禅寺方丈净慧法师近年回忆道,“初解放,国家还不安定,需要清匪反霸,镇压那些对新社会不满、破坏新政权、反对革命的人。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