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虚云和尚传(47)

何明栋 著

 

1954年新建藏经楼竣工后,虚云和尚立即将其底层安排为法堂,把原先在大寮里进行的佛事活动移到此堂之中。1954年冬十二月初一,虚云和尚又主持在法堂内悬挂沩仰宗钟板,以示法统。后来,新建禅堂竣工,虚云和尚更是立即着手为僧众安排规范的禅堂修行,其中最为典型的则是每年冬天举行禅七。而从修持实践来说,参加禅七对于每一位禅僧来说都是十分迫切的。

在以7天为期的禅七中,虚云和尚以当年扬州高旻寺禅七的规矩严格要求僧众,自己则每夜进禅堂为大家讲开示,教习禅的方法,指导防止禅病应注意的事项以及禅病的对治。这些对禅僧说来很为宝贵,因为这是虚云和尚从自己数十年的禅修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也正是这样,当时每到冬天云居山禅堂举办禅七时,不少禅僧特地专程从四川、湖南、广东等地赶来参加。

在教导僧众如法修持的同时,虚云和尚注意引导众人深入经藏,广开智慧。在当时艰难的条件下,虚云和尚设法从上海、广东等地为云居山真如禅寺迎请二部《大藏经》,供僧众研读。同时,只要有时间,虚云和尚也经常方便为众说法。特别是1956年,四川海灯法师自上海来云居山礼佛,虚云和尚立即请其留下长住,并与常住协商,礼请其为住持。当年秋与次年夏天,虚云和尚亲自主持,请海灯法师在云居山法堂升大座,开讲《楞严经》和《法华经》,一讲就是数月,不但真如禅寺僧众前去听讲,就连全山甚至有数十里之遥的虎山同安寺僧众都来听讲。除此之外,虚云和尚还十分注意加强僧众唱念基本功的培训,礼请老师傅示范,也让青年僧人中学得较好的人示范,采用能者为师的方法,帮助其他基础较差的人。正是这样,当年云居山真如禅寺常住僧众的唱念诵经礼佛的功夫都很有水平。因而,这也正是虚云和尚为使僧众安住于此所采取的措施之一。

另一方面,虚云和尚为了使僧众安住,很注意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尤其注重培养年轻僧伽人才。1957年,得到爱国华侨陈嘉赓先生嫂嫂王莲璧居士资助,虚云和尚在云居山真如禅寺创办“真如禅寺佛学研究苑",安排正智、照禅、戒全等10多个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比丘就学其中。佛学研究苑开设有经典导读、公案参究等课程,同时也学习文化课。采用讲课与自学相结合,有时开小座,培养学僧的能力。虚云和尚也经常亲自为他们讲开示,回答问题。虽然真如禅寺佛学研究苑只办了不到2年时间,但这批学僧大多都增长了才干,今天不少人已成为大寺庙的方丈或首座和尚了。

当年驻锡云居山时,对于僧众安住的维护,虚云和尚真正做到了殚尽全力。除了以上述及的广施法乳,造就人才之外,虚云和尚还注意从一些细节上从严把关,严格教育僧众。1955年农历四月二十五日中午过堂时,虚云和尚看到有些人渐渐有些散乱。当夜在禅堂讲开示时,虚云和尚就针对这一现象,语重心长地教导大家要懂得“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不自了道,披毛戴角还”的因果报应机理,进而强调大家应当恪守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杂话信难消”。由此,我们可以充分地体会到虚云和尚对僧众安住的维护,是何等体贴入微、关怀备至。

虚云和尚对僧众安住维护体现的重要一方面即是在平日细致教育,从严要求。到了关键时刻,虚云和尚则是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于风口浪尖。然而,在更多时间,虚云和尚则是把常住僧众甚至是全国僧众惦记在心里,对他们的衣食住行、参学求戒等筹谋策划于事前。我们从虚云和尚以往的行迹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在其率众恢复重振云居山千年祖师道场之中更是如此。

三、艰难缘啬,严传方便戒

自1953年秋虚云和尚移锡云居山真如禅寺以后,全国各地僧伽闻讯而来者一日多过一日,有不少新剃度的沙弥、沙弥尼也随众上山。到1955年秋,又有一批沙弥、沙弥尼上山,多次请求虚云和尚慈悲,启坛传授三坛大戒。这一请求使虚云和尚感到很是为难,因为当时云居山真如禅寺的条件很为困难,尤其是住与吃两方面。但又考虑到沙弥、沙弥尼们要求具足大戒是出于向佛之心,为佛之道,拂之不当。考虑再三,并报告江西省及永修县宗教管理部门同意,又得到中国佛教协会准许,虚云和尚与众人商定,于年内十月间传戒,十月十五日进堂,并且商议授戒戒子仅限于真如禅寺常住中沙弥,要求大家不许向外宣扬这一消息。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