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而言之,虚云和尚在其百余年的弘法实践中,虔诚向佛,立志弘教,心怀大愿,严奉毗尼,结合中国社会实践中尤其是佛门之实际,多有见地。而且,传法育材,以戒为师,奉戒警策,一丝不苟,率先垂范,建树卓著。
第十一章 承前启后 禅灯千古
一、戒为佛法根本,学佛必须学戒
自清咸丰八年(1858)在鼓山涌泉寺剃度出家之后,虚云和尚矢志禅宗参究,以求了生脱死之根本,习禅修定达百余年之久。在此期间.虚云和尚相继承受常开、妙莲、融镜等禅门大德的千般钳锤,与法忍、冶开、戒尘等道友同参共修,先后在九华山翠峰茅蓬、终南山南五台茅蓬等处潜修精悟,往返于普陀山、宁波天童寺、江苏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福建鼓山涌泉寺、广东南华禅寺、云门寺、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等祖庭名刹参学访求,亲近善知识。因而,对于禅修功夫,水滴石穿,久积厚蓄,精修猛进。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冬,在扬州高旻寺禅七中,虚云和尚功夫猛进,渐入“万念顿息,功夫落堂,昼夜如一,行动如飞”的境界,继而因开水溅手,茶杯坠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进入更高层次之境界开悟,参透疑关,看到本来面目,狂心当下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而后,以为起点,苦参精究不止,解疑释难无断,在坚持自修习禅的同时,光大宗门,繁衍禅脉,有修有证,培育人才,重兴祖庭,再振禅门,建树非凡,成为闻名海内外的禅宗大德。
在长达百余年的参禅习定历程中,虚云和尚始终以了生脱死为首要任务,把握禅宗修持之根本,深入经藏,既参究历代祖师所传法语、公案,又身体力行苦习禅定。于此之中,虚云和尚始终如一奉《楞严经》为圭旨,参究自己习禅之体验,形成并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禅修思想,总结出内容丰富,有修有证而特色鲜明的禅修体验,在中国近现代禅宗发展史上树起一座承前启后、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碑。
从虚云和尚的百余年禅修与弘扬宗风的实践历程来看,“楞严为圭旨”是其禅修思想的核心。此中的“楞严”即指禅门中久传不衰的《楞严经》思想。
《楞严经》,又称《大佛顶经》,或称《首楞严经》,全名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系唐代中天竺沙门般刺蜜帝翻译而来,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极为重要又影响很为广泛的经典。全经凡10卷。“楞严”系译音,具有颠扑不破、坚固不坏,自性本来清净,常在定中的意思。此经初述阿难至外地托钵行乞,遭受摩登伽女的诱惑,几将破戒。佛陀知阿难被淫术所困,遂派遣文殊师利以神咒护持之。待阿难返回住所后,摩登伽女亦尾随而至。此时佛陀即为此女开示,而使之出家学佛。《楞严经》以离名绝相的第一义心为宗,以妄想无性为旨趣,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教相,以自觉圣智为体,以斥小辨邪为用,从而宣说世界万有皆由心所造,人们认识的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内心。进而告诫人们,人的迷悟根源在于无始以来的习气及未能了知诸法,为自心的显现。因此,人们若能彻底悟通意识的本性,舍离能取,就可以致臻于无所分别的世界。也就是说《楞严经》主要阐明了“根尘同源,缚脱无二”的道理,并且分次第解说三摩提之法与菩萨的阶次。因而《楞严经》历来被奉为开示禅修、耳根圆通、五蕴魔境等禅法要义的重要经典。正是这样,《楞严经》历来为佛门弟子所重视。明末高僧智旭曾誉之为“此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