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了饭,我叫海超去街上买次日的米菜等物,我则同我的父亲以及从上海来的两位同道,走进了客堂与那位庙祝老先生闲聊。理门是最讲究吃茶的,所以到了客,庙祝老先生一面跟我们谈着,一面沏了一磁壶茶,给我们各人斟了一杯放在面前。
我一向是个欢喜与人闲谈,而却没有谈话技巧的人。因此在闲聊时,多是从上海来的两位同道同那位庙祝老先生问答,我和父亲静坐着当他们的听众,有时候也抬头看看墙壁上挂的各式各样的葫芦。
他们聊着聊着,突然聊到六祖坛经上去了!就听那位庙祝老先生念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寻兔角!”
然后他问:“你们四位懂不懂这首偈子中的含义?”
我们一致地摇摇头,表示不懂。
他冷然地笑了笑说:“我想你们也不会懂,否则也就不会出家了!”
我听他这么一说,不禁大吃一惊,遂问他道:“你老先生这话说得好奇怪!我们的出家与懂不懂这首偈子,有什么关系呢?”
他颇为得意地又笑笑说:“怎么能没有关系呢?我告诉你们吧:‘佛法在世间’的‘世间’二字的意思就是‘家’;‘不离世间觉’的‘不离世间’四字的意思就是‘不离家’;‘离世觅菩提’的‘离世’二字的意思就是‘出家’;这四句整个的意思就是说:‘佛法已落在在家人身上了!唯有不离世间的在家人修行,才有获得正等正觉的希望;如果放弃了在家人的身份而出家去寻觅菩提大道的话,就如同寻求兔角一样,永无获得的可能!’试问:你们如果懂得这个意思,还会出家吗?”
他这番“解释”,听得我啼笑皆非!我端起茶杯喝一口茶,正想驳斥他,可是,从上海来的两位同道中的一个,却抢先接了上去,他问庙祝道:“照你老先生这么一解释,出家人修行是没有希望的了?”
庙祝用手捋着他的白胡子,点了点头。
又问:“那么,我倒要请教你老先生了,惠能大师的这首偈子:是为在家人说的,抑或是为出家人说的?是以在家人身份说的,抑是以出家人身份说的?”
庙祝说:“六祖的这首偈子是为出家人说的,亦是以出家人身份说的。”
那位同道又问:“六祖既然以出家人身份为出家人说法,他的当机众就应该是出家人,可见你老先生这种解释是不合情理了!”
那位老庙祝一听说他解释得“不合情理”。气得胡子直往上翘,但一时又找不出反驳的理由,显得很忸怩!
于是,上海来的另一位同道说:“好啦,好啦,大家不要再罗嗦啦!佛法是平等的,除邪见的人,不论出家人或是在家人,只要能够如法修行,都可以达到他自己所希求的境界的。”
说过,大家就不欢而散了!
(摘自《参学琐谈》释真华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