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修行人之路】(48)
修行人应离欲,走清净出离道,走菩提大道

修行 (48)

所以,你要能够皈依佛、法、僧三宝,若是想永远超度一切苦难,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能够解脱众生的苦,让我们身有所依、心有所归,只有三宝。你可以比较,或者我这个和尚,你可以皈依别的啊。譬如说天主,都可以。你能不能得解脱?你能不能离苦?能不能转变你的思想意识?能不能使你心态平衡?你自己可以考量一下。你因为皈依三宝了,心情平静,遇什么事情都能够承受得了,心如止水,到那个时候,你所说的话,非常有力量。如果你自己心眼不平衡,贪心很重,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比较了你才知道,因为比较了你才能懂是非,才知道好坏,鉴别。

为什么我们要学《占察善恶业报经》?“占察善恶”就是占察、鉴别一下,你就知道了。如果说什么时候刮风下雨,你是不知道的,因为你没有这个智慧;但是你自己做坏事,心里知道不知道?你不嘀咕啊?打雷你都害怕被雷劈了,不敢做坏事。现在连这个心都没有了,杀他妈妈,打他爸爸,根本不晓得报应。没人这样说,他没有听到过,他从小就没听说过。为什么呢?太文明了,认为报应是迷信。这个道理,你自己可以想。(摘自《修行》梦参老和尚开示录)

◇◇◇◇◇◇◇◇◇◇◇◇◇◇◇◇◇◇◇◇◇◇◇◇◇◇◇◇◇◇◇◇◇◇◇◇◇◇◇◇◇

正确的修行

11. 他们咬紧牙根,又坐了一下子,感觉到热、慌乱、激动、混乱,到了最后关头,他们认为“现在,总该烧完了吧!”又窥了一下“哦,不!甚至一半还不到!”

12. 三番两次,仍未烧完,因此,他们干脆放弃,生闷气,坐在那儿恨着自己,“我实在太差了,我真是无药可救!”他们坐着恨自己,感到毫无希望。这样只会引起挫折和障碍,这就称作“瞋盖”。他们不能责怪别人,因此只好责怪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呢?都是由于“欲望”。

13. 事实上,并不需要经历所有那些。专注的意思是,不执着地专注;不是使自己在内心打“结”的专注。(摘自《福聚院网站》阿姜摩诃布瓦)

◇◇◇◇◇◇◇◇◇◇◇◇◇◇◇◇◇◇◇◇◇◇◇◇◇◇◇◇◇◇◇◇◇◇◇◇◇◇◇◇◇
蒂帕嬤不凡的一生 ④

 

她的第一次禅修是在仰光卡码尤禅修中心,处于种种原因事不如愿,几月后,蒂帕嬤虚弱疲惫地回家休养。后得知一个家族友人,同时也是佛教导师的出家人慕宁达正在附近一个禅修中心。蒂帕嬤请他来家里,告以自身困境。后者鼓励蒂帕嬤去塔萨那.耶克萨禅修中心,慕宁达本人是在缅甸当时最著名的比丘马哈希尊者的教导下深入禅修。这建议给了蒂帕嬤新的机会,得以在一位大师和一位懂得本土语言的家庭朋友帮助下修行。她把女儿交给妹子贺玛照,自己去了塔萨那.耶克萨,这次她不再有前番的紧迫与冲动感,而是深思熟虑,准备充足。

蒂帕嬤在禅修中心进步神速,几天内达到了南传佛法的观禅初阶,感受到强光下万物消融的境界。她的身体、地面和周遭一切破碎成空。接下来是剧烈的身心之痛,全身烧灼感和紧窒感好似将要在压力下爆裂般。接下来,非常事件发生了,这闪光的转变过程静悄悄地微妙地进行,当时她坐着与一群人禅修,连自己也不了解这瞬间的奥妙。三十年的希冀求索,六天的修习,五十三岁时,蒂帕嬤达到初果,这是上座部佛法所承认的四个圣位阶段之一,每个阶段都具有可识别的变化。

(摘自《佛陀的女儿:上座部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

◇◇◇◇◇◇◇◇◇◇◇◇◇◇◇◇◇◇◇◇◇◇◇◇◇◇◇◇◇◇◇◇◇◇◇◇◇◇◇◇◇
参学琐谈 (48)

受过戒的人比没有受戒的人,到丛林下吃香多了!当我下了四堂楼,打算到客堂去找海秀时,在斋堂楼的前面正遇见他同一位老戒师父,肩摩着肩缓步从外面走来。此际他也看到了我,紧走几步,到了我面前就问我到客堂里以后的情形,我一一告诉了他。他说:“那就好了!我下午就回南京,到戒期圆满我再来接你。”说过,他把带来的一点钱拿了出来,留够他回南京买车票的,其余的都交给了我。他即随那位老戒师父向客堂走去,我也回了四堂楼。下午他又到四堂楼来看我一次,并说些要我保重的话,即迳自回南京去了。摘自《参学琐谈》释真华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