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修行人之路】80
修行人应离欲,走清净出离道,走菩提大道


修行 (80)

大家要知道,能遇到佛经,是你无量劫来的福德,不然遇不到。所以你遇到了,就生稀有想。现代印刷术很发达,到处都有佛经;假使没有原始的经本,还拿什么去复印啊!怎么能印得出来啊!现在的写作文章,不能算是佛经,你要怎么对待,我没意见,佛也没有说。我所指的是《大藏经》,那是诸佛之赐。至于后人的知见,他写得很多,那是他的知见,不是佛的知见。我们皈依佛的人,学的是佛的知见。如果这些人的知见有不对的地方,你认识就好了;如果他所写的知见,你还没有这个智慧抉择,也不用批驳他,你批驳、辩驳,他也不接受,大家更增加烦恼,但是你要知道恭敬法宝。

生命换来的佛法

你知道法宝难得到什么样子吗?以前我们中国有三大高僧,到印度去取经得到成就的;去的人很多,有成就的只有三位。大家都知道唐僧,就是玄奘法师。还有,唐僧之后的义净三藏法师。还有,玄奘之前的法显法师,那是最早的,法显法师八十岁才到印度去取经,他回来之后翻了很多经。

在唐朝的时候,义净法师看见有很多人对经典不大恭敬,他就写了两首诗,劝大家一定要恭敬。“晋宋齐梁唐代间”,从晋朝开始,这个“宋朝”是晋末的时候,五胡乱华的宋国。“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说是后来看经典的,他不知道前人付出很多的辛苦,那些都是拿生命换来的。

(摘自《修行》梦参老和尚开示录)

◇◇◇◇◇◇◇◇◇◇◇◇◇◇◇◇◇◇◇◇◇◇◇◇◇◇◇◇◇◇◇◇◇◇◇◇◇◇◇◇◇
修行正确的三要素 ⑥

在《清净道论》里面说过,在修行止业处,就是培育定力的阶段,我们的信根强一点儿也是适合的。也就是说你多用点感情。在你感觉到你对呼吸,感觉无聊的时候,没有兴趣的时候,你就可以想:呼吸是我的生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自从我一出生,呱呱落地一直到我生命的最终,呼吸一直都默默地呵护着保护着我们的生命,你爱护呼吸就象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这样的话你对呼吸才会有感情,要培养对呼吸的感情,对呼吸有兴趣,去爱你的呼吸,这样的话,你的心才能够更加专注,你就不会一会儿去想其它的理论,噢,又去想一些其它的观点,多点投入,用感情去投入到呼吸。用这种方法来平衡我们的信根跟慧根。特别是那些读越多书的人,文凭越高学历越高的人,或者说那些一天到晚都是处理一些公司的事情,那些领导阶层,他们的心很理性,从不轻易动感性,特别是对咱们现代的人,都市的人,多用点感性是好的,因为本身你的理性太强了,你应该加点感性。(摘自《布衣生活网》玛欣德尊者)

◇◇◇◇◇◇◇◇◇◇◇◇◇◇◇◇◇◇◇◇◇◇◇◇◇◇◇◇◇◇◇◇◇◇◇◇◇◇◇◇◇
参学琐谈 (80)

十二 寄居东岳

入佛学院的梦想既然粉碎了,我只好一拐、一瘸地离开了毗卢寺,而迁移到一向被我认为“环境嘈杂极了!里面糟糕透了”的东岳庙。在走的时候,几位同住的戒兄,似乎比平时待我的态度好了不少,他们都帮着海秀替我收这拾那忙来忙去。其实,我的东西除了一床破棉被之外,只有几本廉价的旧书,有海秀一人收拾就足够,根本就用不着他们帮忙,但他们既然自动来帮忙了,怎能予以拒绝呢?因此,我连说:“谢谢诸位戒兄!谢谢诸位戒兄!”他们也异口同声地说:“戒兄何必客气呢?:我们总算有缘吧?不知不觉我们在毗卢寺已共住两个月了,这期间大家虽然曾发生一点点不愉快的事,还不是因为大家都年轻无知吗?现在一听说你要去东庙了,我们都很难过!过去的事请你把它忘掉吧,我们后会有期!求学既然没有了希望,不久我们也要各奔前程了!”我说:“是的,我们的确有缘!不然的话,我们相离何止千里?怎么能够同在一个地方受戒,又同在一个地方参学呢?只可惜我们的缘太浅了些,如果缘深,我们能同在一个佛学院读书,不是更好吗?不过,山不转水转,我们只要有缘,如诸位戒兄所说,定会‘后会有期’的!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完全忘掉虽是不易,然请诸位戒兄放心,我绝对不会怀恨的,但愿清戒兄能原谅我就好了!”说过,大家哈哈笑了阵子,即由海秀替我拎着行李,习初师陪我到客堂告假。出了客堂,我又特别拐到大殿里礼谢那位好心的香灯师,然后就同习初、海秀分坐黄包车去了东岳庙。(摘自《参学琐谈》释真华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