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不应傲慢,学生要向老师学习,
老师也应向学生学习
我们修行讲究变化。今天早晨我还听到人家告诉我一件事情——我是很喜欢听你们告诉我什么,从前同学写了几张修行日记,我当宝贝那样一张张看。学生要向老师学习,老师也应该向学生学习,这才叫平等。每个人都有优点,做老师的傲慢得不得了,那不是佛门的老师。
不是拼命念经就叫修行,人改变才叫修行
他们告诉我什么呢?就告诉我一点小事情:你们随行组,据说提高得很快。随行组同学回家探亲,家里人都说变得非常快。从前说话粗里粗气,火气特别大,现在回家完全变成两个人了。变成两个人就叫修行。修行是修人呀,人要变呀。修行不是修经书啊,这本经书那本经书拼命念,你人不变,那叫修行吗?念经有功德,这个功德不发挥在人身上,人还是烦恼众生,三大阿僧祇劫都成不了佛。
对修行有利的是镇静和灵活型的个性
我们已经讲到什么是对修行有利的,我们必须要培养修行人应有的素质,这跟个性、情绪分不开。拿四种神经类型来说,兴奋型、抑制型是极端的、不好的,容易闯祸。拿病来说,兴奋型容易得狂躁症,抑制型容易得忧郁症。我们应该培养中间型,也就是均衡型——镇静和灵活。
要在镇静的基础上培养灵活型
修菩萨法怎么修?必须要在出离乘的基础上修菩萨法,也就是说我们培养良好个性的时候,要在镇静的个性基础上,来培养我们的灵活型。
民间都喜欢求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
大家都喜欢当菩萨,因为大家有苦难的时候,总是求观世音菩萨,觉得观世音菩萨最伟大,救苦救难,觉得观世音菩萨最帮忙,所以对他有感情。我妈是专门念观世音菩萨的,为什么道理?也有客观原因,我六岁死了父亲,妈是文盲,家里穷得不得了,生病没有钱看病,就靠我妈念观世音菩萨,所以我们全家都是观世音菩萨信徒。我妈死的时候,我妺妺做梦,还梦到周围一片观世音菩萨的声音。我妈临死的时候,我的哥哥再加妺妺,当然我也在内,轮流在她床边助念,当然是轻轻地念,因为那个时候是动乱时期,非常紧张。
临终的时候最关键,昏迷、妄想杂念,
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
还有些好笑的事情,我妈预先穿得端端正正的,脑子非常清楚,问我:“我到极乐世界去的时候到了吗?”我想:“我又不知道,你问我,我去问谁呀?”她是一心想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帮她助念。她死的时候,脑子非常清楚,一点没有昏迷,杂念也没有,从来没有跟我们说过一句话:“老大嘛应该怎么样,老二么应该怎么样,我还有几件衣服就给你们妺妺。”这些话根本听不到的了。有些人临终的时候还跟孩子的爸爸,一边哭一边说:“我十八岁进你家门,没享过一天福啊。”(众笑)临终的人各种各样的现象都会出来,偏偏这是最最关键的时刻。她到临终还是清楚。
她死了,我还天天给她念佛、念《地藏经》。因为我是自由职业,十年动乱我不工作的,也不参加什么派,我是逍遥派,什么都跟我无关。我天天去放她骨灰盒的火葬场,帮她念。
还看到有个年轻人,大概是个妈妈,在女儿的骨灰面前哭,哭起来还要说话,这是民间的老习惯,说什么话呢?“哎哟喂,我的乖乖,是我养的呀!”都是废话,(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