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以戒为师】(2)           
 

佛教律学入门 ②

虚云法师著

乙、持戒的功德

一、总论

世俗所说:“受戒容易持戒难!”确是有理,但亦在我们的善根有浅深,信心有无的关系?若果佛弟子戒律严净,谁不敬仰?诸佛菩萨,尚为护念,何况天龙鬼神及人?真如炉中栴檀,妙香普薰,所谓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这五分法身的果香,也是从因地修戒得来的;如戒香经云:“佛告阿难,世有众香,惟随风能闻,不能普闻。若持佛净戒,行诸善法,如是戒香,遍闻十方,咸皆称赞,诸魔远离。”如长阿含经说:持戒有五种功德:一者、所求如愿。二者、财产增益无损。三者、所住之处,众人爱敬。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

 

戒德最香 ②

佛陀回答:“没错,没错!从植物的根、茎、花等地方发出来的香气,是只能够顺着风的方向才闻得到,若是逆着风则闻不到。但是,这世间是真的有一种香味不论顺着风或逆着风都可以闻得到。阿难,那就是由戒德所散发出来的香气,不论男女老幼,只要能真诚严谨修持五戒,直到死亡的那一天为止,都能够坚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种圣人所珍视的戒律,此人不论身处何处,都会受到圣贤的称赞:‘某个地方,有个正直善良的人,持戒清净,不放逸,成就圆满的戒德,能够直到死亡的那一天为止都能持守五戒。’所以阿难,只有戒香是不论顺着风或逆着风都可以闻得到。”

接着佛陀便诵出一段偈语,大意是指持戒的行者,因为持戒清净,由戒德所散发出来的香气,不论是顺着风或逆着风,都可以飘向十方,而且因为不放逸及修正定正智的缘故,能够远离一切魔扰障碍,断烦恼,得解脱。

阿难尊者听完佛陀的教诲后,心中产生了法喜,向佛陀顶礼后离去。(
                           (摘自《福聚院网站》)

戒律,身处红尘的铠甲

 

问:不受戒能否得到戒体?破了戒,对戒体有什么影响?

答:对于一般人而言,不受戒是不得戒体的,必须通过相关羯磨作法才能得到戒体。此外,也有不必通过羯磨作法得到的戒,如成就禅定时具足的“定共戒”,成就无漏圣道时具足的“道共戒”。但从凡夫境界来说,惟有通过受戒这一形式,才可能得到戒体。在家居士受持五戒,表面看来比较简单,其实严格做好也不容易。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处处充满考验。为慎重起见,在家居士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分受,受一分、二分、三分、四分乃至五分。如果受戒前没有一点把握,也没有彻底改造自己的决心,之后就很容易犯戒。

犯戒和破戒不同。犯戒主要指犯轻戒,而破戒则是犯重戒。如杀人就是犯重罪,会失去戒体,就像茶杯落地后摔成碎片,无法修补得完好如初。而犯轻戒的话,就像茶杯沾染了污垢,清洗之后还能继续使用。所以,犯了轻戒可通过忏悔弥补,这是对治犯戒的有效途径,所谓“忏悔得清净,忏悔得安乐”。一旦犯了重戒,则会失去戒体。
                     (摘自《问道》与济群法师面对面)

 

五戒

五戒乃是佛教徒用以修习自我控制的五种途径。它们是:一,用以控制人的嗔恨心();二,用以控制对物体的占有欲();三,用以控制对肉体的饥渴();四,用以控制懦弱或恶意而引发的妄言();五,用以控制对有害兴奋剂的渴望()。 ——埃德蒙·霍尔姆斯《佛的教义》

The Five precepts

These five precepts, indicate five arterial directions in which the Buddhist self-control is to be exercised. Thus, the first rule calls upon him to control the passion of anger, the second, the desire for material possessions, the third, the lust of the flesh, the fourth ,cowardice and male-volence(the causes of untruthfulness) the fifth, the craving for unwholesome excitement.

~ Edmond holmes,“The creed of Buddha”
              (摘自《世界名人谈佛教》达摩难陀编 成建华译)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