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以戒为师】(6)           
 

佛教律学入门 ⑥

虚云法师著

不杀生的功德,能感无病长寿和众生有缘,及世界和平等报,下再引诸经论作证:

(一)罪福报应经说:为人长寿无有疾病,身体强壮,从持戒中来。喜杀生者,后生水上浮游也,朝生暮死。

(二)正法念经说:若先世有杀生业,寿命短促,疾速命终。

(三)毗婆沙论说:若人持不杀戒,于未来世决定不逢刀兵灾劫。

(四)楞伽经说:诸恶罗刹,闻佛说法,悉舍恶心,止不食肉,递相劝发菩提之心,护众生命,过护自身。

戒杀得安隐

积极的戒杀——能常安群生,不加诸楚毒

杀生,广而言之,不仅止于刀杖加害。日常生活中,恶言厉色也能伤人于无形。所以,积极的戒杀还要进一步覆护众生,安养有情,例如给人欢喜、给人信心,乃至于为亲友排难解纷,劝以和敬之道等等。此外,最重要的是培养慈悲胸怀,用正确的观念待人处世。

戒杀的功德——现世不逢害,后世常安隐

戒杀不但可以培养慈悲心,减少世间暴戾,更能带给我们吉祥幸福的人生。在许多经典中都提及戒杀的功德,为使大家有所了解,兹归纳如下,并与杀生罪业相对照:

一、杀生者,心常毒念,思惟恶事;戒杀者,心怀慈愍,喜悦长驻。

二、杀生者,众生憎恶,眼见不喜;戒杀者,一切众生,皆乐依附。

三、杀生者,睡时心怖,觉亦不安;戒杀者,得无所畏,安乐无怖。

四、杀生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戒杀者,命欲终时,不忧不悔。

五、杀生者,身坏命终,堕三涂中,若出为人,短命多病;戒杀者,常生人天,受胜妙乐,乃至成佛,住寿无量。(完)(摘自《人世间》总008)

戒律,身处红尘的铠甲

问:为了不麻烦别人,可以不说实话吗?

答:佛教所说的妄语,有大妄语、小妄语及方便妄语之分。如果是怕麻烦别人,没吃饭却说吃过了之类,属于方便妄语。其目的既不是为了伤害、欺骗他人,也不是为了个人利益,通常是没有妨碍的。还有一种情况,则是为了利益众生。戒律记载,有位老比丘住在山中,某日,一只被猎人追赶的鹿从他面前跑过。当猎人追来询问时,老比丘却指了另外的方向。他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对鹿的慈悲,虽是说了妄语,却没有罪过。若以菩萨戒衡量,这样的妄语还有功德。在菩萨戒中,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可以杀人,可以偷盗。但我们必须明确这么做的前提,必须没有丝毫利己之心掺杂其中,而不是为自己的贪欲或烦恼找借口。自我非常狡猾,会用各种方式进行伪装。如果不能完全确定自己的发心,决不要轻易在火中取栗。(摘自《问道》与济群法师面对面)

 

生活中的五戒

〔喝酒会使窘态毕露〕

沙伽陀比丘远近驰名,大家都争相供养。有位居士说要供养一定选他最喜欢的,沙伽陀说在家时最爱喝酒,千杯不醉。居士就请他喝酒,他喝得酩酊大醉。

有天,沙伽陀又喝醉了。刚好阿难随侍佛陀出行经过,看到有人躺卧在路边,吐了一地;很多鸟吃着他吐出来的东西,一边吃还一边拉屎。阿难问说:“这位比丘是谁?”佛陀说:“他是沙伽陀”。“他不是会显神通吗?”阿难觉得很奇怪。“他现在连赶走一只鸟儿的力量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显神通,所有的功夫都消失殆尽了!”佛陀说。

喝酒就是如此。酩酊大醉时,平时的功力都会消失殆尽。领带歪一边,服装不整,还会对人胡言乱语、大声吼叫,甚至无法明辨是非,那时的你就如同喝醉倒地的沙伽陀,不但窘态毕露,还会破坏自己平日训练出来的判断能力。

有位居士告诉我,如果喝酒还划拳助兴,那个输的一定会一直输下去。为什么?他说:“划拳输,就要多喝酒。划拳时,如果他的嘴巴与脑袋想的手势不一致就输,愈输愈被罚酒,就愈不清醒,愈不清醒只有一路输下去了。”
                      (摘自《香光庄严》第66期 释悟因)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