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以戒为师】(35)           
 

如何修学戒律 ①

以往,学人往往把戒律孤立起来修学,甚至将戒律当做一切,只见戒律而不见佛法,使持戒成为一种形式、片面而孤立的行为。事实上,戒律只是佛法修学体系的一个基础,必须将其放在整个修学体系中去理解,才能更好地学戒、持戒。在此,我想从佛法修学体系的五大要素,来谈谈如何修学戒律。

一、皈依是灵魂

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我们受戒,是从皈依中获得戒体。比如五戒、八戒、沙弥十戒,都是由三皈获得戒体。所以在受持五戒、八戒的仪轨中都有皈依的内容,分别为五戒三皈、八戒三皈、十戒三皈。

比丘戒也不例外。僧团成立之初,僧众曾依“三语”受戒。只要对三宝生起信心,对着僧团三称“我某甲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今于如来所出家,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所尊”,即可获得比丘戒体。后来,因为众生的根机、信心都不如从前,才形成羯磨受戒的仪式,通过隆重的仪轨,使受戒者纳法于心。(摘自《济群法师网站》)

 
戒如大地 ⒂

2.持戒的内在升华是什么?

行者在持戒使心清净的基础上,努力于维巴沙那(内观,编者注)禅之研究与修持,求证道与果,是内在之升华。他(或她)应用静坐或行走的方式使心观察身蕴的某处(如:呼吸时腹部的起伏),进而深入观察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起彼伏的现象,全面把握身心五蕴的自相,以从中发现身心五蕴无常、苦、无我的共相,放下对五蕴之执取,亲证四谛,究竟获证涅,现生成为无学阿罗汉;或他专注五取蕴中某相,证达名为“阿帕那”的色界安止定,后出定作观,见身、心之起伏生灭,如此反复出定、入定,最后明见五蕴三特性(无常、苦、无我),放下执著,亲证涅。以上二者:前者慧解脱,后者定解脱;获证者现生斩杀无明、烦恼之贼,成为世间应供,并在此色身分解时入证无余涅,与佛陀共住永恒安乐之中。

能实行和求证以上这些。那在不远处,其人将看到法之光明。故行者当身体力行,这至少可以保证守持清净者在人、天善趣。但真正的行者应心向此生涅,以其善业趋向永恒

不放逸是不死的道路,放逸是死亡的道路。

不放逸的人不死,放逸的人犹如早已死去。 ──佛陀

如果此文有功德,愿回向给人世间的苦难之人,愿他们早日能离苦得乐。

(这是我前几年根据南传佛教戒律编撰的南传佛教在家居士戒律本。这个十分重要,正如所说戒如大地,是成就解脱之基础。) (完)

(dhiti根据南传佛教戒律编撰)

 
破戒之罪 ⑨

二一、破戒的人,虽然说像比丘,事实上不是,无异尸体放在一群睡眠的人中间。

二二、破戒的人,仿佛伪珠放在真珠里。

二三、破戒的人,类似伊兰草(有恶臭的毒草),生长在旃檀林里。

(摘自《大智度论的故事》龙树菩萨原著 鸠摩罗什 刘欣如译

 
五戒与现代心理健康 ③

“戒”和“律”两个字的含义,各有所指。“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恶(诸恶莫作),若作恶便是犯戒。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应该的行为,不可造作恶业。除此之外,佛陀又规定:应该去做的善事必须去做(众善奉行),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也就是说,该持的就持,该去做的就去做,该去做的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二个字:“止”和“持”。止就是“诸恶莫作”,持就是“众善奉行”。简单地说,“戒”是不能如此,“律”是应当如此。“戒”和“律”合起来通用,则是“止”和“持”──停止和前进。一般人对佛教戒律认识不够,只知其有消极一面的防非止恶,却未看到尚有积极一面的众善奉行。这样就会失之偏颇,就无法真正了解佛教戒律的精神。 (摘自《佛教导航网》)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