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原始佛教(一一二)

直视无我的真理 ②

无明就是我见

(阿姜苏美多 著 释自霁 译)

佛教修法特点在无我。以对结构的观照如四谛和十二因缘的型态,来改变思惟习惯。

目的在帮助我们看破并放下一切的执着态度,放下因执着而产生有这个自我的幻觉。

依此修学,就能真正看到:苦难与不幸是因为我们在妄相上妄认有“我”而产生的。

高等教育不曾教导的训练

依着它,我们可以开始了解自己以前不知道也不了解的事。透过这种方法修行,事实上,你正在以一种非常少见的方式开发并培养自己的心智。即使在最高等的教育中,人们并没有真正用反观及觉照这类特别的方法来训练他们的心。理性思考高度地被重视,但要了解理性的心的作用是什么,你必须反观心的本质──心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事的全貌是什么?当然这些都是存在性的问题,不是吗?这些存在的问题有:“我为何出生?”“人生有意义吗?”“死亡之后我怎么了?”“人生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人生会是无意义的吗?生命只不过是宇宙间的一个巧合?”“这一生会与这一生以外的任何生世相连结吗?它会不会只是一件事发生了,之后就结束,如此而已?”

什么是“真实”?

我们要将生命的意义与超物质世界的任何事视为有所关联,有很大的困难,因此物质主义就成为我们的真实界。当我们探索太空,总是探索有形的层面,我们想要搭乘宇宙飞船,带我们的身躯到月球,因为根据物质论的观点,那才是真实的。西方的物质主义缺乏精微与细致处,将人导向非常粗浅的意识层次。在这层次里,所谓真实就是粗显的东西,而情绪被摒弃为不真实,因为他们是主观的,你是无法用电子仪器四处去测量情绪。

但情绪对我们每个人来讲,都是非常真实的──当下所感受的,对我们来说,比数位电子表还重要。我们的恐惧、欲望、爱、恨以及渴望,才是真正左右我们人生快乐还是悲惨的因素。然而在现代唯物的世界里,这些可能被忽略掉,而将这个世界建立在感官的享受、物质的财富和理性的思惟上。因此,对很多人来说,心灵生活的追求似乎只是个幻想,因为你无法用计算机计量或以电子仪器检查它。

在科学发达以前的欧洲文明里,心灵的世界便是真实的世界──你想他们是怎么将大教堂盖起来的?还有艺术,这些全部来自一个真实的精神情操,那种人与超物质世界相连一体的情愫。精神上的真理必须由每个人自己去实证,真理即是自我实现,即是最终极的主观。佛陀将主观放在宇宙的核心──寂静之点,那儿所呈现的相,丝毫不带个人色彩的主观,那寂静之点既不是某个人的也不是某个物。

禅修──走向寂静

在禅修中,你就是朝向那个目标移进。放下各种变动不居的因缘,不论它是物质世界的、感情层面的、知识层面的、象征层面的、或灵界层面的。放下所有,才能体会到这寂静之点,完全的静默。放下并不是泯灭或拒绝;反之,它给予你一个正确的眼光去了解全貌。你若只在周边打转,便无法了解全貌。

所谓在周边打转指的是:你因执着所有转动不已的事物而迷失了。这种转动不已的现象叫做生死轮回。在轮回中,你只是不停地绕圈子,不可能产生正确的观察,你没有能力停下来看看或观察,因为你完全陷在这轮转不已的变动中。

向“心”学习

以四圣谛与十二因缘作为禅修的目的,在于停止心的纷乱。你真真实实地安住在寂静当中,不是为了要反对这缘起的世界,以静制它,而是要正确地认识它。你不是在泯除或批判它,或透过厌恶、畏惧的方式来脱离它,你反而是逐渐进入核心,到寂静之点。在那儿,你可以如实地看到它,并且认识了解它而不再感到害怕,不再被它迷惑。我们就在自己的经验范围之内修,所以我们可以说:“个人修个人的。”因为当我们坐在这儿时,确实看起来就是那个样子。然而那个寂静之点,不在心,不在身,这就是不可思议之处。这寂静之点并非大脑里的某一个点,可是你可以体会到广大无边际的空寂、静默、一味不二,在空寂中所有其它的都是各别依缘而现的影像。当正确如实地被观照之后,像人格、业力、差异、变化以及这些所有的事,都不再使我们困惑,因为我们不再执取他们了。

当我们愈来愈深入地检查这个心,反观、深入地观察它,并从中学习,我们都会开始体会到:心的寂静,它一直都存在。但是,大多数的人压根儿没察觉过这个事实。因为生命在轮回中是如此地忙碌,如此地狂乱,让人团团转。即使寂静之点始终在那儿,但从来没被察觉到,直到你利用机会安住在寂静之中,不再在周边打转。

(摘自《香光庄严》81期)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