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谛
四圣谛是佛法的基本纲领:“苦谛”说明人生之苦恼不安,“集谛”说明苦恼不安的主因来自人的无明、贪、瞋,“灭谛”说明解脱苦恼的自在安宁,“道谛”说明实现解脱自在所必须经由的途径或次第。苦恼的产生不外物质的缺乏、人际关系的冲突和自我身心的不协调,而主要则根源于每一个人的无明、贪、瞋等不良习气,苦恼不安的根本解脱之道就是要彻底消除自我的无明、贪、瞋等积习。
无明、贪、瞋所引发的苦恼不安,不外表现于行为、语言和意念,修学解脱之道,也不外是针对自身的行为、语言和意念去加以觉察、改善。释尊所开示的解脱法门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合称为三十七道品。这些法门并没有必然的次第,而是相关相摄,互有详略,一般多以八正道为代表来说明道谛。
八正道是: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和正定。修习八正道就是努力去除不正确的行为、语言和意念,取代以正确的行为、语言和意念。正确和不正确的标准在哪里?凡是带有自我中心、贪恋、妒瞋等性质的身心活动,就是不正确的;凡是出于无偏袒的、慈悲的、有助解除苦恼的身心活动,就是正确的。正见是正确的人生观:了解四谛因缘,确认“三宝”是人生真正的归依处。“三宝”就是佛(证解脱者)、法(解脱之道)、僧(符合佛法精神的社团)。解脱靠智慧,智慧的浅深也就是正见的浅深,正见则是经由八正道的反复修习而增长;正见并不是一些教条口号,而应该是佛弟子经由思索、比较所归结出来与佛相同的信念,从而愿意依教奉行。正思是符合正见所作的思维,也就是不以成见和傲慢的心态去论断事行。正语、正业和正命就是有助于消除烦恼、推广三宝的语言、行为和职业。正勤是努力去除任性和惰性,扩展慈悲喜舍的心胸,开发生命的潜力。正念是时时觉察生理是否紧张,感情是否好恶太强,思维是否散乱,动机是否慈悲,使身心随时沐浴在佛法之中。有正见和正行为基础,远离五欲恶习的干扰,才容易修习正定;心境清明,不为好恶所动,才能如实的观察缘起,彻底破除无明我执而达到究竟解脱的境界,不再为苦恼所系缚。
原始佛教以远离五欲,净化身心,为达到离苦得乐所必由的途径,流传至今,鼓吹五欲的满足成为招徕“信徒”的手腕,只要念诵作法就能“逢凶化吉”,“家庭和乐”,“婚姻美满”,“子女上进”,乃至“万事如意”。释迦牟尼佛在世时都免不了遭受讥谤、陷害,甚至祖国破灭,何曾“万事如意”?如今却被当作福禄寿星,包办人间一切“幸福”。“幸福”有“幸福”之道,但决不是盲目的虔诚一番就可以实现。佛教是追求智慧的宗教,凡是自认为佛教徒者,即使不知佛教的智能是什么,也应该运用一点普通常识来思考问题的因果关系。
道谛是脚踏实地的修行功夫,人格的净化不是奇迹异能的追求;只有去除无明、贪、瞋,对人对事才不会以自我为中心,贪求无厌,冷漠残酷;也只有以人心的净化为基础,才有公平合理的法律和政冶,乃至和乐清净的人间社会。所以道谛不只是个人的解脱之道,同时也是人间的净化之道。(摘自《新雨月刊》第10期
显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