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下一页

 八正道 (45)
        ──佛陀的安乐之道
(斯里兰卡)德宝法师 著 赖隆彦 译

【第五章】 正命(续)

寻找正命

若你们看出自己的工作不符合正命,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沮丧。你可能质疑:“我现在该怎么做?”你有许多选择,包括不离开现有职务或专业,设法改善情况。如我前面所说,你可以先尝试鼓励你的公司亡羊补牢。

若你不舒服的感觉是由于职场上别人的行为所造成,别忘了佛陀的慈心法门。最冷酷无情的心也敌不过慈心,经上说没有任何事物能伤害流露慈心的人,甚至连子弹与火也是如此,遑论办公室的骚扰了!若你以修习慈心展开每个工作日,谁知道可能改变多少事情?即使是习惯犯错者,若某人于某处每天对他们传送强力与纯净的慈心,有时他们也可能改正行为。在你放弃一个困难的工作之前,试试这个做法是很值得的。即使工作伙伴不改变,自己的心一定会调柔,也许你会开始对别人所做的事感到友善与慈悲,而那些事以前会令你非常沮丧。

有些职业或情况无可挽回,我们可能得离开,有时为了遵循佛陀之道,必须有所牺牲。佛陀曾说,我们不应以错误的方式求取富贵:

不为自己与他人,贪求子、财与王国,

或以非法求富贵,此人具戒、慧与道。

对那些有专长或人脉者而言,离职或换工作的决定并不困难,因牵涉到的牺牲不大。但对较少选择者而言,放弃稳定薪水的工作,就会感到很害怕,尤其若有小孩必须抚养的话。然而,若事关个人的心灵健全,我们就必须采取行动,我并不是说什么戏剧性的冲动行动。首先,尽可能做好妥善的计划,然后当你都准备好了时,就只要放手一搏。经上说:“护法者,恒为法护。”意即当你相信心中所知为真时,事情便会向最高快乐发展。我在生活中对此屡试不爽,以下是我自己放手一搏,趋入正命的故事。

在成立修行协会之前,我在美国华盛顿特区负责一个小而著名的寺院,长达约二十年之久。我在团体中无后顾之忧,有稳固的地位与强大的董事会,周围都是家人与朋友,但心里仍有建立一个可供住宿的禅修中心的梦想,人们可来此学习佛法与禅修。佛陀反复地说,学习佛法与禅修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但我看见许多人并没有一个可前往停留一段时间以学习禅法的地方。我的动机良善,且信心坚定。

我的家人与朋友们说:“你的地位崇高,在美国的第一个上座部寺院,且位置就在首府,你不应轻易放弃这一切。”就某种程度而言,他们当然没错,离开华盛顿去找一个乡下的闭关中心,是从一个很舒适的位置跳入未知的领域。

我的朋友马修▪弗力克斯坦与我所找到盖中心的地方,是位于西弗吉尼亚偏远林区的深处。这个人迹罕至的森林,如此祥和宁静,似乎是个传法与禅修的理想环境。这块土地很美,远离华盛顿的喧嚣繁忙,但也是在非常保守的基督徒区,离我们的支持者很远。我对这个地方完全陌生,从一个人也不认识的情况下开始工作,新协会并无会员,我们不知如何生存下去。家人与朋友担心我如何糊口,有些人还担心我的安全,但我认为自己心存善意,无论当地人如何保守,由于我不会伤害他们,且不反对他们的宗教,因此他们不会伤害我。买下那块地之后不久,我们在路边竖立一块招牌,雄心勃勃地写上“Dhamma village”(法村)。有一次我回去为一个朋友介绍此地,有人把Dhamma字遮去一半,成了“Dam village”。下次我再回来时,招牌已不见了。

虽然有这些不好的预兆与障碍,但我还是进一步投入计划。几乎所有认识的人都劝我别这么做,我想鼓励的人不到五个。紧急时无人赶得及前来帮忙,亲戚与朋友们都在华盛顿,距离160公里之外。

我无法告诉你开创时到底有多么困难,即使帮助我成立中心的朋友,在一段低潮时期似乎也有疑惑。保护我的是我对于佛法的净信,我的梦想是透过教学与写作弘法,不对人收任何费用。即使当我还是小孩与沙弥时,若有人送我礼物以交换佛法教学,我也会拒绝收取。当我长大时,我得知佛陀禁止贩卖佛法,他说:“别成为法的商人。”慢慢地,时光流转,因缘聚合,我们终于在森林中辟出一个禅修中心来。惊人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援助不请自来,且有意想不到的关系来帮忙突破困境。我们就这样在摸索中进步与成长。

我的经验告诉我,当我们遵循渴望安稳与快乐之心,且为了正道与真谛而做出牺牲时,正命的回报一定会来到。

然而我也知道,经济情况可能让人很难有选择的余地,尤其对那些教育或技能有限,或高度专业化者而言。若这个领域只有一个工作来源怎么办?若你有许多孩子、生病的父母或慢性病的孩子要抚养,而唯一能找得到的工作是附近的酒店?若你住在必须打猎或捕鱼才能维生的地区?对于经济情况极糟或被迫从事非法活动,例如种植大麻者而言,正命是什么?若处于这些情况下,你可以提醒自己,你并无伤害的意图,因此无须为个人直接造成的有害后果负责,以此来安慰自己。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