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教的基本观点(2)

⊙ 本性

八、修行观

佛教认为:要获得证悟,就要有适当的方法修行,修行就是为改变命运而斗争。佛陀出生于世间,成佛于世间,去世于世间,世间大舞台,就是佛门的小道场。修行,首先要做个好人。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修行方法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实践六度、八正道。

什么是六度:

(1)布施:布施精神、物质,乃至自己的身心,许多英雄人物为救他人,牺牲自己,就是大布施。

(2)持戒:持好戒律,不犯规矩,广义地说,即要遵纪守法。

(3)忍辱:怎么忍?A.辱境来时,无法回避,强制忍下去;B.不与之计较,退一步,让三分,念佛,仗念佛之力,转移注意力;C.从因缘上看,为什么我招辱,必有前因,此只还债而已;D.智慧观照自己,本来人是无常、无我的,我只是假名、假合,打一下、骂一句,又不损失我什么,我的善心,我的佛性照样存在,也就看开了;E.辱境当前,不恼不怒,反而以慈悲心、同情心,去原谅他的无知,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去帮助他、开导他。佛教很看重忍,认为不忍之火将烧毁功德林,往往小不忍则乱大谋。

(4)精进:即要努力地工作、修行。我们在上晚课时,经常念的几句话是:“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佛教强调精进、积极、进取,同时,也强调要劳逸结合。

曾经,佛陀有个弟子,叫阿那律,一次,佛讲经,他在打瞌睡,佛就说他: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他听后,很惭愧,从此,非常努力地修行,不休息、不睡觉,以致把眼睛给瞎了,佛陀知道后,来到阿那律处,问阿那律:

佛:一张琴,弦太松了,会怎么样?

阿:弹不出声音。

佛:弦太紧了,会怎样?

阿:会断掉。

因此,佛陀说,做什么,都要走中道,不可偏于一端。

(5)禅定:有些人以为,坐禅一定就是傻傻地坐着,为此,禅宗有个典故说:禅师道一,到湖南南岳,每日静坐,禅师怀让知道后,就拿起一块砖到他静坐的地方,往石头上磨呀磨,道一禅师很好奇,就问他:磨砖干什么。怀让禅师回答说:磨砖做镜子。道一奇怪地问:磨砖还能作镜子?怀让反问他,磨砖不成镜,你死坐还能成佛?其实,禅坐不拘于形式的,六祖大师以为:行、住、坐、卧无不是禅,只要保持有禅的心态,以平常心对待事物,那么,无一不是禅。禅是什么?从一般的角度说,禅就是心安理得、平心静气、安详和平。有一次,禅宗初祖达磨大师来到少林寺,二祖慧可前往求法。初祖问二祖:你来作什么?二祖说:我心很不安,请大师为我安心。初祖直指二祖问:把心拿来,我给你安。二祖要拿自己的心,心在何处?心不可得呀,他回答到:心不可得。初祖说,我已为你安好心了。可见,安心、心安,即是禅的境界。从特殊角度说,禅是不立文字,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可自我体会、感受,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从禅宗的传承上也可以看出,曾经,佛陀在会上讲经,讲一半,突然停下,手持一朵花,面向大家,一言不发,大家都不知道佛陀的意思,这时,其中的大迦叶尊者,突然微微一笑,他一笑,佛陀马上当众宣布,我的微妙心法,已传给大迦叶尊者了。

(6)智慧:即对宇宙真相的真理性认识,佛教认为,由戒生定,由定可生智慧。

有的人很有聪明才智,如苏东坡,他曾写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佛印和尚看后,在诗稿上批下“放屁”二字。苏东坡知道后,大发雷霆,连夜渡江,找佛印和尚论理。佛印哈哈一笑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被一屁打过江?苏东坡一听,好生惭愧。这故事说明,单有智慧不够,还要实践。

什么是八正道?

(1)正见:知道人生是苦,知道苦生起的原因,知道灭苦的方法,这是正见。

(2)正思:有意帮助别人,不想侵害别人,不主观主义,尊重客观,这是正思。

(3)正语:不说假话,话不伤人,不说坏话,不说脏话,称为正语。

(4)正业:指要从事正当的职业,在佛教中,把贩毒、贩卖妇女等等列为非正业,甚至把算命等也列入非正业之中。

(5)正命:圣洁的生活,断绝邪恶腐朽的生活。

(6)正精进:积极上进,令生诸善念,使断诸恶念;做诸善事,断诸恶事。

(7)正念:仔细观察,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A.观身不净:观察肉体,是血、肉、皮、汗、骨头、五脏、毛发等杂质构成,所以,佛说,身体只是一具臭皮囊,一个皮装的垃圾袋,不值得贪恋,不管多美,都要以平常心视之。

B.观受是苦:佛教认为,有感受都是苦,冷了是苦,热了也是苦,痛苦是一种苦,而欢乐也是一种苦,因为,欢乐是暂时的,随之而来的是苦。佛说:乐是苦因,为什么这么说?比如吸毒者,刚吸时,好舒服,上瘾后,副作用来了。夫妻恩爱很高兴,但总要分手,或短分,或永久的分,分手时,就悲悲切切,乃至生死别离。有个叫“歌女乞牛”的故事说:从前有个歌女,向一位富翁讨一只牛,富翁无意给她,故意为难她道:“你能日夜唱歌不停,唱满一年,我便给你这只牛”,歌女道:“这个很容易,但不知你可能听。”富翁道:“我能够。”说罢,歌女便唱起来,一连唱了三日三夜,富翁也听了三日三夜。再听几日,富翁疲倦不堪,实在不能再听下去了,立刻将牛给歌女,叫她不要再唱了。

C.观心无常:佛经比喻,人心如猿猴,跳来跳去,没一刻安宁,且不可把握,这就是为什么人总是喜怒无常。知道心是无常的,对人事的更变,也就看得开,任他去。佛经说:乱心如狂象,会踏死人,要用铁钩牵住他鼻子,怎么牵住他,那就靠修行的功夫了。

D.观法无我:观法无我,这法,指的是世间万物,佛教认为,万物无实体,《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并说“诸法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佛经中,有个故事说:一个国王,给他女儿花环,她不要,而要水泡,下雨了,国王让小女儿自己去拣,她一碰,水泡就破,小女孩终于明白,说:水泡虚幻,世间现象,莫不如此。

(8)正定:红尘之中,心不散乱,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经书说:一切众生,为物所转,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以上六度、八正道,归结起来,就是戒、定、慧三学。

九、教育观

佛陀是个导师,是个最好的老师。他说:教育,引领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照亮人类的心智。又说:教育,点亮了一盏灯,于是,眼睛亮了,智慧生起,知识生起。在佛陀看来,受教育是人权,他说:我要广开教育之门。他的学生有三教九流,有王侯公卿,也有强盗娼妓。佛陀认为,教育是为了提升人类的智慧,升华人类的感情,强化人类的技能。但是,佛陀不认为强化技能是重要的,只是一种附带而已。佛教认为,教育不是为了以后找职业方便和为了以后有实力与人竞争,而是为了提升被教育者的品质、道德。佛陀认为,人人可被教育成功,因为,人人有佛性,先天是好的。在教育方法上,佛教以为,要随机逗教,即因材施教,要考虑到学生的年纪、知识结构、人生经验、态度等等。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父子关系。讲究以身作则,理论实践相结合。并且认为,教育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救度人类,进而救度所有众生。他说:我的法如小船,只为渡河,不是让你背着上岸。手指头指月亮,是为了让你看见月亮,不是为了让你看指头。

十、政治观

根据因缘法则,世界是相联系的,修行者也无法独立在政治之外,因此,佛陀也关心政治现象,并有他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他曾说:要以法立法,观察于法,以法为首,守护正法,以法教人,以法护民,乃至野兽虫鱼,不以权杖,以法教令。对管理者,佛陀要求“留意自我修养,以德服人,清廉宽厚,有深信仰,人格向上,行公道中,收揽人心。”说:“虽失王位,不失正法。”强调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德法兼治。曾经,跋耆国问政佛陀,佛陀为他开了八大方针:

(1)常常集众议事,制定政策,解决问题,沟通看法。

(2)以团结为大局,君臣上下和顺,以王国的利益为中心。

(3)保持法律的严肃性。

(4)尊重老人。

(5)保护妇女,健全家庭,一旦妇女不能得到保护,受到伤害,那么,会引起父亲、丈夫、儿子等的仇恨,国家会陷入灾难。

(6)尊敬灵庙、神殿、寺院,重视宗教,保持权威。

(7)尊敬修行者、圣人。

(8)保护环境。

佛陀反对战争,认为战胜自己才能算战胜。他说,在战场上,除了战败者,最悲哀的就是战胜者,一无所得,而徒增傲慢之心。一次,两个村庄的人在为争一条河的水而打架,佛陀赶到,问他们:水贵,还是你们的血贵?村民们被问得哑口无言,终于省悟,于是停止群斗。

佛教虽反对战争,但强调对犯罪者要给予刑罚,刑罚原则:依实情治过,把握治罚时机,宽恕无心之过,严罚故意犯罪,不辱人格,依慈心而非憎恨。这就是为什么菩萨低眉,慈悲六道,而金刚怒目,降伏四魔。

十一、经济观

有一次佛陀讲经,一个很穷的人,空着肚子来听经,佛陀知道后,就叫他先去吃饭,再来听经,为此佛陀问弟子:“对一个俗人,贫穷是灾难吗?”“落入债务是灾难吗?”“无钱还债,人们侮辱他是灾难吗?”三问之后,佛陀自答:“是的,贫穷是灾难。”所以,经云:物质缺乏,贫困流行,导致偷、盗横行,暴力、凶杀、邪命泛滥,道德信仰消失。佛还说:没有债务,无瑕的生活,是幸福的象征之一。

从此可以看出,佛教不反对物质文明的进步。

对财富,佛教认为:要分四份来用,一份日常衣食住行所需;一份储备,以应急需;一份用于投资;一份用于做功德和福利事业。佛教反对高消费,认为高消费会引起两极分化,穷人嫉妒富人,恨富人,富人又防穷人,导致社会不安;导致资源快速消亡;导致无节制的贪欲。对失业者,强调为其争取就业机会,而非盲目地给予救济。强调税收的合理性、必要性。强调获取财物的手段要正确,非暴力。对于脑力劳动,曾有人指责佛陀什么也没有做,佛陀回答说:“我同样工作,犁田、播种。信仰是种子,苦行是雨水,理解是犁,谦虚是犁的杆,智慧是结,沉思是尖和棒,能量的发挥是四脚牛,我这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人群,使之幸福。”可见,脑力劳动也是一种必要的劳动。

十二、因果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强调因果说,认为事事物物中,因果律是普遍存在的。在时间上,遍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在空间上,作用于整个宇宙。佛、菩萨,也受因果律的支配。佛教认为,人的行为,不管好坏,都会产生一种潜在的力量,佛教称之为“业力”,这种“业力”,时时都蕴藏在人们自己的意识之中,潜意识之中。就如信息存进电脑里。好的行为,存进的就是善业,坏的行为,存进的就是恶业,这业,就是一种内因。这个世间是复杂的,各种形式的外缘不时存在,一旦某种与潜意识中的内因业力相应的外缘出现,那么,其结果便会显现出来,就如电视,你的频道刚好调到某种相应的频率,那么图像就显现了。佛教认为,业力,除非形成某种果报,否则,是不会消失的。就像物理学中,木材虽然烧成灰,但其能量的多少,没有改变,只是换一种形式存在,人所造的善恶业力也是如此。有造因,必会结果,只是时间问题、地点问题,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如果因与缘合和得快,那么,报应就及时。有时候,有某种因存在,但外缘还一时遇不到,虽有电,但没有电灯,那么,果报一时就出现不了,灯不会亮。但世间是因缘合成的,互相联系的,复杂的,多彩的,不可能永远遇不上相应的外缘,今生不遇,那么,来生,乃至生生世世,总要遭遇。因此,对因果报应,谁也无法逃脱。

有人会说,为什么两个人犯同样的罪,经常是一个被发现,另一个却不会被发现?是不是因果也不平等?并非如此,只是因为,各人的原有业力不同,外缘不同,一句话,各人起点不同,各人以后的努力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佛教的修行,就是为了抑制原有的恶业,并抑制可能与恶业相应的外缘产生,从而推迟甚至阻止恶报的出现。

十三、报恩观

佛教很强调“知恩报恩”,在《本生心地观经》中说:世出世恩,共有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家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负荷。

①报父母恩:在《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说,我们就是背着父母磨破膝盖绕着地球走49圈,也无法报答父母之恩。所以,佛陀要求子女,善待父母。善待父母就是善待堂上真佛。有故事说,一僧每每外出求佛,某日梦中,佛告诉他说:有一人将倒拖鞋子见你,她就是佛。一日,他回家,夜敲门,其母倒拖鞋子开门,他大悟。②报国家恩:佛教没有国界,但是佛教徒是有祖国的,因此,佛陀要求信徒们要报恩自己的祖国.曾经,印度琉璃王率大军要攻打佛陀故乡迦毗罗卫国,佛陀知道后,即于琉璃王的行军路上劝退琉璃王大军。现在,佛教界也在大力强调“爱国爱教”,因为国盛教才会兴啊。③报众生恩:报众生恩,是指广大群众给我们的恩惠,我们该报答,据佛教因缘法则,世界是联系的,我们的衣、食、住、行,精神生活,无不依赖大众的提供,因此,要报大众恩。离开了大众,就如小水滴离开江河大海,就要干掉。④报三宝恩:三宝指佛法僧,是佛教的主体、象征,他是我们佛教徒的指路明灯,我们从教而受惠,当然要爱教报教恩了。 (完)

——摘自《福建佛教》2001年4期

上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佛教的基本观点

提要:

  一、教主

  二、基本教义

  三、宗教观

  四、信仰观

  五、世界观

  六、道德观

  七、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