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69-9) (总第531)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

傅味琴讲于太湖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09.2.28

一切苦都是从执着五蕴来,放下了对五蕴的执着心,
就度了一切苦厄

提要:

  • 观空不是把东西扔掉,而是观它体性空,虽有而不实在

  • 既然性空,既然要变,还去抓它干什么

  • 不懂得性空,抓住不肯放,痛苦就要来,也会产生障碍

  • 修行的关键在“观”上,自在从观来,由观得自在

  • 一切苦都是从执着五蕴来,放下了对五蕴的执着心,就度了一切苦厄

  • 般若有三种: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 没有文字般若,什么也没有

观空不是把东西扔掉,而是观它体性空,虽有而不实在

譬如你说:“老师总是讲空空空,桌子有他的茶杯,我帮他空掉。”你把茶杯拿掉,我怎么喝水?空不是这么说的。

观空怎么观?观当体即空,什么叫体?每样东西都有一个体,譬如木头桌子的体是木头。桌子虽然有,这个体是空的。为什么说体是空的?空不是空空洞洞的意思,每个东西,它的性都没有不变的。性可以解说是性质,也可以解说是本质。这个木头多少年以后就坏掉了,现在虽然没坏,可是它随时随刻都在变,因为它是变,所以它不是实在的。不是叫你把桌子搬掉了,“哦,空了”,不是这样。桌子尽管在这里,你要悟到它的性是空。

既然性空,既然要变,还去抓它干什么

我现在跟你们说,那是从法上给你们的启发。你们自己要去修观啊,你随时随刻都可以去观,看到树,树空;看到人,人空;看到汽车,汽车空,汽车拆下来变成零件了,那不是空掉了?既然性空,既然要变,你抓了干什么呀?那么抓就抓呗,抓了还不肯放?你不肯放,你能自在吗?

不懂得性空,抓住不肯放,痛苦就要来,也会产生障碍

比如女儿长大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儿已经要结婚了,要有婆家了,你还抓住她干嘛呀?如果你抓住女儿不肯放,不让她出嫁,不让她到婆家去,你一直抓在身边,你将来苦得不得了啊!你要产生障碍啊,什么障碍?没有一个人会不骂你,你气都气死了。连女儿也不高兴,也要说你几句,“你们也结婚的,还不许我结婚?妈,你也是从娘家嫁过来的,还不许我嫁出去。”空了就没事了,一只鸟长大了总要飞出去的,这是举举例子。

修行的关键在“观”上,自在从观来,由观得自在

修行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一个“观”字上。你们一听“观”就想了:我们修禅定的人天天在修观。这个不够,还要在生活里观。所以观自在菩萨的自在从哪里来?自在从观来,由观得自在。

一切苦都是从执着五蕴来,放下了对五蕴的执着心,就度了一切苦厄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你们今天有这么多新同学来听,过去讲的我稍微再提两句。般若波罗蜜有广般若、深般若,深般若就是甚深的空性。“行”就是修行,观自在菩萨在修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为什么照见五蕴皆空,能度一切苦厄?因为一切苦都是从执着五蕴来的,你把执着五蕴的执着心放下来,就度了一切苦厄。

“照”,怎么个照法?有些人念《心经》念了几年了,一照也不照,法师讲经他也不听,他只知道念了《心经》,死了当钱用。佛法变成这个样子,佛教就消灭了。法灭了,佛教就灭了。

般若有三种: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般若有三种般若,一种是文字般若,一种是观照般若,一种是实相般若。

没有文字般若,什么也没有

首先要通过文字般若,譬如我今天利用语言文字跟你们讲,讲的都是佛陀的智慧,这就叫文字般若。

有许多人高高在上,说起话来脱离实际。从前我在苏州的时候,就听到有人说:“傅老师讲法是讲得好,不过呢都是文字般若。”意思他比文字般若高。能海上师说过一句话:“没有文字般若,什么也没有。”佛法要从闻思修开始啊,你没有文字语言,你能懂佛法吗?

首页 > 佛教故事 >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 (145)

梨耆弥七子之缘②

半道上,遇到一座客舍,四面重下槛板,极其清凉。走在前面的人都躲进去休息。儿媳后到,上去对公公说:“这儿不能待,赶紧出来。”

公公走到露天处,左右数人不听劝,继续坐着。这时,象、马身体瘙痒,在屋柱上蹭擦,屋柱当场折断崩裂,塌下来压死了屋下的人。梨耆弥想:我今天能够免死,都是由于儿媳的关系。因此,生起了深厚的亲近之心。

梨耆弥驾车继续前进,来到一大涧,只见草茂水美,众人便停下马车息在涧旁。儿媳后到,一见便说:“坐这儿不妥,速速离开。”

须臾之间,云起雷响,大雨滂沱而下,涧溢流水滚滚而来。梨耆弥又想,多亏儿媳,使我们再次脱险保住了性命。

回到本国,表亲邻里喜气洋洋地都来迎接问候,长者设宴招待来客,共同娱乐了一日。宾客散尽后,长者召集起七个儿媳,说道:“我年纪已大,不愿再管理各种家务,想把家里的一切托付出去,你们谁能为我执掌钥匙收藏用品?”

六个大儿媳妇都推辞不干,第七个儿媳表示可以胜任。长者便把家里所有的仓库钥匙都交给了她。

自从接管了这摊家务,毗舍离便勤劳、谨慎地操持着,一刻也不松懈,日日早起,洒扫堂舍,然后蒸煮早餐,完了先请公公、婆婆、姑娘,随后是男女各辈,再后是奴婢僮仆,次序井然,分别安排用餐。最后才轮到自己进食。每日如此,习以为常。公公见她如此忠厚、恭敬,不同于一般的妇道人家,奇怪她为何没有遵照母亲临行之嘱,便问道:“你来时母亲教你好衣美食日日照镜,这些事为何没做呢?你可以说出理由。”

儿媳跪下回答:“我母亲令我穿好衣是教我爱护自己的体肤,常令清洁,会客时就显得鲜艳妙丽;令我美食并不是指甘甜肥腻的大荤大席,而教我吃饭晚一些,饥饿了才吃,不要挑剔粗食、细食,只要能养身都是尽美的;令我照的明镜不是铜、铁之镜,而是教我早早起身洒扫内外,整理床铺,清洁堂舍。我母亲所嘱咐的就是这些事。”

公公知道她有妙计,心里很欢喜,对她更加信任,并将家中所有的物品都委托给她,没有一点担心和顾虑。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