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禅定 > 定学开导

定学开导(68-1) (总第540)

────────────────────────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10.8.4

讲经说法是代如来宣化,对讲法的人恭敬,
这是恭敬法

提要:

  • 讲经说法是代如来宣化,对讲法的人恭敬,这是恭敬法

  • 传法时,请法的人必须向传法人顶礼,才能得法

  • 一切以法为重,要依法不依人

  • 传法的人要上座,请法的人下座

讲经说法是代如来宣化,对讲法的人恭敬,这是恭敬法

首先跟大家说几句,按照中国佛门的习惯,出家人不跟居士顶礼。譬如我是佛学苑的一个老师,也有出家同学来到佛学苑学习,学生对老师要恭敬,但是身份不同,出家人是出家人的身份。讲经说法是代如来宣化,我一上法座就是代如来宣化,所以你们恭敬不是朝我这个人恭敬,而是朝法恭敬。不论讲法的人,是一位法师,还是一位老师,他们讲的全是释迦佛的法,每一个听法的人全要恭敬。这一点要懂。

传法时,请法的人必须向传法人顶礼,才能得法

还有一点,在特殊情况下,比丘也应该向比丘尼顶礼,出家人也可以向居士顶礼,这是特殊情况。譬如在祖师的传承里,有这么一代祖师,她是比丘尼,在她传法的时候,比丘也得向她顶礼。因为比丘没有得到这个法,只有这位比丘尼得到了,如果不传,法就要断掉了,要传到这个法,就要向她顶礼。这也是释迦佛规定的。

一切以法为重,要依法不依人

释迦佛这么规定对不对呢?完全对的。因为有句话,“法无定法”,佛法是辩证的。在祖师的传承里,第几代祖师就是一个居士,当然了,这个居士上面还有传承,最高的传承就是释迦佛。

这样的做法,就是:一切以法为重,依法不依人的。但是中国佛门长期以来的风气是依人不依法,发展到今天,越来越明显,有许多释迦佛的做法,在中国佛门里边行不通,即使有人懂得,他也不敢做,因为环境就是这么一个环境。但是只要他发菩提心,佛法能够弘扬出去,正法能够久住,就可以了。

传法的人要上座,请法的人下座

譬如还有一个规定,在传法的时候,传法的人要上座,请法的人要下座,必须要向传法的人顶礼,如果你不顶礼、不恭敬,这个法不起作用,这种情况也要懂。

在我这儿呢,因为我从年轻到现在都是在汉地佛门里,所以即使你们出家同学要跟我学《文殊法》,在我的规定里,你们不要跟我顶礼,你们跟师尊三宝顶礼就可以了。我跟大家说明白,实际上我不是你们的师父。所以我的称呼叫“老师”,老师这个称呼不错的,因为我是佛学苑的老师。

我虽然只是老师,但我是得到传承的,所以你们要学《文殊法》,我可以给你学,因为有传承。但是出家人给我顶礼,还是免了。那么免了,难免心里有点虚:“到底这个起不起作用啊?”你已经顶过礼了嘛,当然起作用。那么说:“没有跟老师顶礼。”即使没有跟老师顶礼,你不是跟我师父顶礼了嘛,我师父是个出家人,那不是更好吗?何用我老师来接受你的礼?但是你们居士在我传法时不顶礼,你是不能够得到法的,因为你太不恭敬、太傲慢,即使你假恭敬、假顶礼,这个法也不起作用。

现在你们学《文殊法》的同学,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不开智慧?你们自己检查检查,你们到底是以什么心态请法的。我们要深信因果,因果不会差的,你自己好好从因果上去检查检查。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教你通古

教你通古 (167)

大彻大悟⑾

当悉达多进入三观阶段时,他的视觉又上升到新的高度,进入了深刻理解“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悉达多久莫能解的生死之谜已昭然若揭,他看到了老与死的根源就在于生,就像大树置根于土地一样。人以其在尘世所做恶事的多少,把自己划分成形形色色的种类。简言之,在尘世,生活与痛苦是同义语。无知使人们两眼一抹黑,既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到哪里去。那些高尚的东西即使在他们周围移动,但却因罩上了一层面纱而难得看清。

他还看到了再生之缘,取决于前世的行为和思想。

在这禅定中,悉达多越升越高,他看到人世间没有永恒和永生,因为那些追求长生的人只能是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循环往复,无边无际。接着,在更高的地方,悉达多看到了长长的生命的链条从没有缘起的一端跨到了没有终止的另一端。

这些苦难的链条是:

触觉带来感觉,感觉带来欲念,欲念导致假象和虚幻,假象和虚幻导致迷惑,迷惑的结果,为则有生,生则有衰老和死亡。

(摘自《释迦牟尼的故事》 [英] 亚当斯·贝克夫人著 赵炜征译)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