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讲记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 (5
9-1(总第311)

─────────────────────────────

◎ 傅味琴 讲于 2003.9.17

观空就是观一切法缘生无我

提要:

  • 观空就是观一切法缘生无我

  • 世间上讲空是现象空,佛法中讲性空,是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

  • “有”是现象,从事物的内在、本质来看,全是空

  • 事物的本来面貌就是空,缘生的“有”是暂时的,条件一分散,就没有了

  • 佛法应用种种方便,就是要说明一切都是缘生性空

  • 无量寿就等于没有寿,只有空才无量

嗡,桑巴瓦(许勿)达,沙瓦达麻,桑巴瓦(许勿)埵行(观空)

能海上师说:观空咒,想一切法缘生无我。能取所取空。

观空就是观一切法缘生无我

“嗡,桑巴瓦(许勿)达,沙瓦达麻,桑巴瓦(许勿)埵行”,这就是观空咒。念观空咒的时候要想:一切法缘生无我。空是什么意思?空就是一切法缘生无我。这个空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空”,是空空洞洞的“空”,意思是没有了,没有了就说是空了。在佛法里讲空,就讲出一套很深奥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恰恰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世间上讲空是现象空,佛法中讲性空,是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

佛法中讲的空,即一切法缘生无我,这个空是指性空。在生活中讲空是现象空,从现象上看,没有了就说是空了。比如孩子问妈要饼干吃,妈说:“没有了。”孩子不相信,妈就把饼干盒拿给他看,“你看看里面空了哦。”所以世间上用日常用语来说明问题,全是从现象来说明。而佛法的道理是透过现象,从实质上来说明问题,这样就成为一种极其深广的学问,成为一种认清事物本质的觉悟。

“有”是现象,从事物的内在、本质来看,全是空

空就是一切法缘生无我,指的是性空。我们也承认“有”,但是这个“有”是现象的有,现象的“有”是虚妄不实的,现象的“有”不是永恒的。从事物的内在、事物的本性来看,全是空。一切东西一切事物都是缘生,本来就是没有的,因为因缘聚合了,它就产生了。

事物的本来面貌就是空,缘生的“有”是暂时的,条件一分散,就没有了

这个房子,大家都没有来的时候,就是空房子。本来是空房子,时候一到大家都来了,来了以后就不叫空房子了,就成了一个正在讲法的讲堂。可是这个正在讲法的讲堂本来就是空的,是在本来空的基础上,出现了种种条件,出现了种种的缘生,形成了这个讲堂。等到讲完了,大家都走了,这个房子又变空了。所以空是事物的实质,空是事物的本性。缘生而起的“有”是暂时性的,等条件一分散,事物又要恢复本来的面貌,本来面貌是什么?就是空。

佛法应用种种方便,就是要说明一切都是缘生性空

所有的佛法应用各种方便来说明什么?就是说明一切都是缘生,而它里面的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是空。真理是永远不变的,会变的都不叫真理。永远不变的只有空,“有”都要变。

无量寿就等于没有寿,只有空才无量

咱们举个例子,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又叫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量寿就等于没有寿了,你怎么也说不出这个寿来。如果要问“无量寿佛到底是多少寿,是一万年还是一亿年?”一万年、一亿年也不叫无量,还是有数量,那么什么才是无量?空才是无量,它没有数字。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以戒为师

以戒为师(60)

戒律的名称及作用 ⒂

此外,佛教中还有头陀行。头陀是梵语,意为去除尘垢。作为头陀行者,应遵守十二种生活方式,分别是:

一、居阿兰若,住在远离喧闹城市的山林寂静处。

二、常行乞食,以乞食为生,对食物不加挑剔,不生好恶想。

三、次第乞食,在乞食时依次而乞,没有贫富分别,不作任何选择。

四、受一食法,一天只吃一顿。

五、节量食,饮食适量有度,不因日食一餐而暴饮暴食。

六、中后不得饮浆,中午以后除清水外不喝任何饮料。

七、着弊衲衣,也就是粪扫衣,以废弃布料缝制。

八、但三衣,除三衣外不储存更多衣物。

九、冢间住,住于墓地,以念死无常为修道增上缘。

十、树下止,在树下禅修、悟道。

十一、露地住,在旷野中休息。

十二、但坐不卧,不躺卧休息,以精进道业,又称“不倒单”。

虽然佛陀并不要求所有出家人都过头陀生活,但多次对此表示赞叹。《增一阿含经》说:其有叹说诸头陀行者,则为叹说我已。所以然者,我恒叹说诸头陀行。其有毁辱诸头陀行者,则为毁辱我已……此头陀行在世者,我法亦当久在于世。

《杂阿含经》中,也记载了佛陀对头陀第一迦叶尊者的礼遇和赞叹:世尊知诸比丘心之所念,告摩诃迦叶:“善来迦叶,于此半座。”……尔时,世尊复欲警悟诸比丘,复以尊者摩诃迦叶同己所得殊胜广大功德为现众故,告诸比丘:“我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初禅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摩诃迦叶亦复如我,离欲恶不善法,乃至初禅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

凡夫心是有粘性的,拥有越多,就越容易产生贪著,也就离解脱越远。所以,除简单的物质生活外,佛陀还要求弟子们保持单纯的人际关系。原始僧团的管理非常松散,没有严谨的行政组织,僧众都依据戒律生活,享有充分自由。一旦出现问题,便由僧团开会裁决。但这种松散的管理只适用于高素质团体,对道德要求极高。如果整体素质不够,就必须依靠外在力量进行约束,否则就会无法无天,道仪不存。

(摘自《认识戒律》济群法师)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