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五戒

五戒近事分别门第五(7-12) (总第69)

───────────────────────

五戒偈种种解释及授受仪式布萨略法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6.7.8)

 

供不供养、供养多少,都要由自己发心,
勉强人家供养,会使人退心

提要:

  • 供养要自发,还要看清楚应不应该供养,不恰当的供养,反而害了人

  • 我们保留能海上师的老家风:不放功德箱

  • 放功德箱为了方便人家供养也可以,但不能开口勉强人家“丢点钱”

  • 功德箱不要放在佛菩萨面前,释迦佛在世时,从没有在前面放过功德箱

  • 供不供养、供养多少,都要由自己发心,勉强人家供养,会使人退心

供养要自发,还要看清楚应不应该供养,不恰当的供养,反而害了人

当然供养是好,第一要自发,不能勉强;第二,要看看清楚,别因为你的供养,反而害了人家。结果他拿了你的钱,什么坏事都干,死了下地狱。

我们保留能海上师的老家风:不放功德箱

我们是能海上师法流,我当年在五台山能海上师那里,能海上师的清凉桥吉祥律寺,一只功德箱也没有。所以我保持能海上师的老家风,凡是我在的地方,一只功德箱也不放。

我们这儿呢,因为原来这个地方不是我主持的,原来是叫灵山寺,因为齐家龙老居士一定要把我请得来,后来由我来主持么改为文殊院。原来就有王母娘娘殿,所以现在王母娘娘殿就保持着,她也是护法。

王母娘娘殿原来有只功德箱,我们来了以后,其他功德箱都取消了,只有王母娘娘殿的功德箱还放着。因为老居士希望我不要取消,因为当地村民对王母娘娘特别信,王母娘娘生日那一天,来的人特别多啊,都往功德箱里边丢钱,如果不放功德箱,他们意见很大,因为没地方丢钱啊。中国人的风气,是习惯有只功德箱。

放功德箱为了方便人家供养也可以,但不能开口勉强人家“丢点钱”

这是我说说个人看法,当然我不反对人家放功德箱,因为放功德箱也比较方便,他想供养,有个功德箱可以丢,方便。像我们这样就比较麻烦,要你自己发心供养,那么找来找去找不到功德箱,还得问,“你们功德箱在哪里啊?”没有功德箱,要供养,要自己供养到办公室去,这样比较麻烦。这个道理我也懂的。所以我不反对放功德箱,但是希望不要勉强人家供养,勉强就不好。来一个烧香的,“哎”,指着功德箱,“丢点钱,丢点钱。”我想这个不好吧,要丢钱人家自己会丢的,培福么是人家自己培福呀。

功德箱不要放在佛菩萨面前,释迦佛在世时,从没有在前面放过功德箱

还希望最好功德箱不要放在释迦佛的面前,乃至于菩萨面前,我看这也可以免了,为什么?释迦佛当年在人间的时候,很多信佛的人来跟释迦佛顶礼,释迦佛坐在法座上面,面前没有功德箱的。释迦佛从来也没有表达过这个意思:你来顶礼我很好,这有只功德箱,你给我丢点钱吧。所以不要在佛菩萨面前放功德箱,使人误解,以为佛菩萨问他要钱。你寺庙放功德箱我不反对,你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去,这是我个人看法。你们听了,同意我也好,不同意我也好,仅供参考。

供不供养、供养多少,都要由自己发心,勉强人家供养,会使人退心

供养要自发。比如从前常有这样的事,“明天有一个大法师到,你特别有福气啊,我明天陪你去顶顶礼,见见面。”其实人家是刚刚信佛,信不信还成问题,一般民间总是对佛教有点好感吧。那么他后面加了一句,“你明天要做好准备啊。”“我知道,是不是我衣服穿得整齐一点?”“哎,还有咧。”“还有啥?”“准备红包包。”这个人搞不懂了,我跟大法师见面,是他给我红包包,还是我给他红包包啊?“当然你给呀。”“见个面要红包包?”“哎,这是规矩嘛。”“那么包多少?”“随便你,自己发心。”“那么我包个两块钱吧。”从前两块钱不得了了,可能要值现在几十块了。“什么?两块钱?你拿得出来啊?又不是给叫花子。”人家一脸苦相,“那到底要包多少啊?”“二十块打底,否则我都没有面子了。”这个人是有苦说不出,“见个面要我二十块,这个见面钱也太高了,见个面,我到底得到了些什么呀?”他下次再也不想去了。所以供养要自己发心。平时可以讲一讲供养培福意义重大,但是真正轮到供养的时候,不要去勉强人家。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佛学问答

佛学问答 (一六七

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一六三问:诸学摄于六度,弥勒所著大乘经庄严论中,如佛密意(如佛说:“善男子:应修布施乃至智慧波罗密多.而得圆满菩提。”)而为显释,其中六种数决定之理.试言其要? ③

答:第三种观待于成就圆满一切利他相数决定。菩提道次第说:“先以财施除彼贫乏(第二种但结相识之缘);次于一切有情不作损害(第二种但不作有害,此于一切有情,皆不损);犹不仅此,且堪忍他害(第二之忍但令戒圆,此总他害);为他助伴,不厌精进(第二之精进,但精诸度,此为他助伴,作利他事,不厌精进);依于静虑以神通等令意悦欲,堪成法器(后二定慧,前说自利,此说利他);依慧善说,断其犹豫,令得解脱,故六度决定。”

第四种摄大乘道数决定。菩提道次第中说:“谓于得受用无贪,未得受用而不希求,无有顾恋。如此则能守护学处,受持净戒而复敬重;于依有情及非有情所生苦恼。堪忍无厌。随于何善(摄大乘广行,深观诸善行)所作加行,勇敢无厌;及修止观无分别瑜伽(一心专注之止观,不为他分别所夺,故称无分别),摄大乘一切。”菩萨亦常修无常,苦,无我诸观,亦摄于无分别瑜伽中,于此分别,又何得一理趣,即六度摄尽大乘道,而支那堪布自命为大乘人,而不修大乘道,岂为应理。

(摘自《灭除心暗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