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禅定 > 定学开导

定学开导(69-1) (总第549)

────────────────────────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10.8.6

并非念经就叫法供养,
要懂法义,照法义去修行,才叫法供养

提要:

  • 并非念经就叫法供养,要懂法义,照法义去修行,才叫法供养

  • 有人说:念经不必求懂,佛说:虽诵千句,不解何益?

  • 不要因为一个人名望高就相信他的话

  • 要如佛所说的去修行,善知识讲的与佛一样,应该听;不一样,就不能听

  • 不听佛的话,也不听善知识的话,如“我”修行,就没有成就的希望了

三、利行

能海上师说:“如所教义,令所化机,如实修行,或令正受,未成熟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脱。”

并非念经就叫法供养,要懂法义,照法义去修行,才叫法供养

我们今天继续讲四摄法里的利行。能海上师说:如所教义,就是如佛所教的法义。比如我们学的法供养,什么叫法供养?有些人认为:我念经就是法供养。这个话呢,听起来也不错,真正分析起来,就有问题。你念经必须要懂法义,懂了法义,你必须要照法义的指导去修行,这才叫法供养。你光是念经,经文意义又不懂,念些啥都搞不清楚,根本就修不起来,这叫法供养?跟唱支歌供养供养佛,有什么区别呢?就好比现在有许多人,唱念唱得很好,其实他什么也不懂的,这种唱念起什么作用呢?

再比如说,孩子从学校里回来,拿了一张成绩报告单交给爸爸,向爸爸妈妈做个成绩汇报,也算是以自己的成绩来供养爸爸妈妈。那么看看他,课堂里天天在上课,结果考出什么成绩来?每门课只考了十四分,怎么只考十四分啊?“我上课是上课,但是我没心思听课,所以老师讲的,我基本上都没有搞明白。”那么爸爸是高兴还是生气?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有人说:念经不必求懂,佛说:虽诵千句,不解何益?

当然喽,念经比不念经要好得多,但是佛叫我们念了经要懂。可是现在有些人叫大家“念经不必求懂”,这个就怪了,说这个话的人,到底是佛门外面的人还是佛弟子啊?他对佛法到底懂不懂了?如果是懂佛法的人就知道,释迦佛讲过嘛:“虽诵千句”,你虽然一天念一千句经,“不解何益?”你不能理解,对你有什么好处啊?这个念经不起作用嘛。当然喽,你念经的时候心里边有个观念:我在念经了,我要做好人啊。这也起作用,可就是起这么点作用。经文里的作用就起不了,因为你不懂。

释迦佛还说:“能解一偈”,一偈就是四句话。你能理解佛经里的四句话,“行可证道”,还可以证道。

不要因为一个人名望高就相信他的话

所以我一再跟大家说,要听佛的话,不要听人的话。哪怕人的名望很高,释迦佛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他名望高就相信他的话。那么到底相信谁啊?相信佛哎,这才叫佛弟子。

要如佛所说的去修行,善知识讲的与佛一样,应该听;不一样,就不能听

法供养头一句:能如说修行。如谁所说啊?当然是如佛所说。现在佛涅槃了,我们也听不到佛讲法了,但佛经还在啊,善知识还在啊。如果善知识引导你修行,他跟佛说的话一模一样,你要听;如果讲得不一样,你就不能听。

不听佛的话,也不听善知识的话,如“我”修行,就没有成就的希望了

现在有些人呢,也不听佛的话,也不听善知识的话,他认为自己的办法最方便,自己最聪明:我喜欢怎么修就怎么修。这个就没有成就的希望了。末法时期的修行人这种思想非常普遍,这叫“如我修行”,按照自己的一套修,这种人我执法执很重啊。应该是如佛所说的修行,或者说如师所说的修行,但是这个师必须要跟佛说的一模一样。如果不是一模一样,“离经一字,就是魔说”,离开了佛经去说法,就是魔王波旬在说法。

首页 > 佛教故事 >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 (152)

老猪母的前生

从前,佛陀在祇洹精舍说法时,有一天,佛陀和比丘僧众入舍卫城乞食,城外路边有一所粪坑,举城屎尿等不净物,尽在其中。有一只老猪母将诸幼子,共睡在不净坑中。佛陀见了之后,即现微笑,由四十齿中的四牙,放出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周及十方,其光明回转,绕佛身三匝,即从胸上入。

诸佛之法:佛陀若欲宣说地狱事,佛光即从足下入;欲说旁生(畜生)事,光从膊入;欲说饿鬼事,光从髀入;欲说人事,光从脐入;欲说诸天事,光从胸入;欲说声闻事,光从口入;欲说缘觉事,光从眉间入;欲说诸佛、菩萨事,光从顶入。

阿难尊者看见佛陀光明从胸而入,于是知道佛陀欲说诸天事,即时长跪禀白世尊,请问其意。佛陀告诉阿难说:“过去无数劫时,有一个长者,没有男孩,只有一个女儿,姿容端正殊妙,聪明辩慧,父母非常爱护她。此女长大时,便说一首偈请问父母说:‘一切驶水流,世间苦乐事;本从何处出,何时当休息?’

“其父母听了大为赞叹奇雅,然而不知以何言解答此偈。长者女希望能了解这偈的意义,却不蒙答覆,于是生大忧愁,不思饮食。父母见女如此忧愁,非常恐惧,即时为她设大斋会,请了很多婆罗门及多智长老,来受供养。供毕之时,长者女即于众会中,而说前偈以问众人,大众均默然无能答覆。

“长者看见无人能答覆此偈,即以七宝盛满一大盘,宣令说:‘能答此偈者,这盘七宝就供养他。’这时,有一个婆罗门,相貌虽然庄严,但是他却没有什么智慧德学,为了贪其珍宝,便说:我能答覆。长者女即说偈问此外道,然而此外道也不了解偈义和归处,但为贪财取宝,只好随便应付说:‘此事都无所有。’

“无所有是‘空’的异名,长者女思惟之后,获得无所有定。她很高兴说:‘此真大师,益我不少。’其后,长者女命终即上生无所有处天(无色界的第三天)。经过四十劫,天寿享尽,即下堕畜生道为猪。”

佛陀又说:“那时候说偈问外道的长者女,就是现在这只老猪母。此女本说偈问时,如能遇见明师,即可得道。可是,她修学外道禅定,没有智慧,因此天福享尽,宿业现前,定报既终,还堕于恶道。”

(事见《杂譬喻经》)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