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禅定 > 定学开导

定学开导(69-10) (总第558)

────────────────────────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10.8.6

自以为代人受过有功德,
结果败坏了佛门的形象,
这不是佛教思想

提要:

  • 佛弟子在佛门的一举一动,包括利行,都不能影响佛教的崇高和伟大,不能影响佛门的清净

  • 对佛教的混淆、改变,会导致佛法灭掉,要警惕

  • 做好人好事,不能败坏佛教的声誉

  • 各个宗派之间要互相赞叹、互相帮助,这样就容易团结起来了

  • 只劝主张团结的一方忍,不劝另一方要搞好团结,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 自以为代人受过有功德,结果败坏了佛门的形象,这不是佛教思想

佛弟子在佛门的一举一动,包括利行,都不能影响佛教的崇高和伟大,不能影响佛门的清净

我们佛弟子在佛门的一举一动,包括利行,都不能降低佛教的威信,都不能影响佛教的崇高和伟大,都不能影响佛门的清净。否则的话,会使许许多多的众生对佛教的看法、信心降低了,那么佛法很快就要灭掉了。

对佛教的混淆、改变,会导致佛法灭掉,要警惕

在佛法灭掉以前,有一种情况是非常值得警惕的,就是混淆、改变,在真正的佛教里混淆了别的思想,对佛教进行了改变,这叫修正主义、这叫和平演变。现在在修正主义、和平演变下,佛教已经不像佛教了,真是变成了说是儒教么又不像儒教,真正完全的儒教也不像佛门这个样子;说是道教么又不像道教,真正的道观里,也不像佛门里边现在搞的这个样子;说是佛教么又不像佛教,那么到底像个啥呀?世间上做错了一件事情尚且有因果,你在佛门里这么乱搞,因果更大。

做好人好事,不能败坏佛教的声誉

而且在佛门里边,几百年来,出现了很多很多的事情,都是在败坏佛门的形象,都是在摧毁佛门的光辉。一个佛弟子不尽力保护佛门的形象,和僧团的清净,这能没有罪吗?而且长时期以来佛门流传着一种思想,“我是好心,我做的是好事,既然是好心好事,就可以做,应该做,而且还受人们赞叹。”你好心好事尽管做,可你不能败坏佛门的形象,不能败坏僧团的荣誉。世间上的人这么做了,可以说是一件好人好事,因为世间上人的观点不同,佛门里这么做了,对照佛的教规教义,我看不见得是好人好事,因为败坏了佛教的声誉。败坏佛教声誉不是一件小事情,使多少众生对佛教失去信心啊。

我举一件事情给大家听听,这件事情我本来不知道,有许多事情都是我这二十多年来听来的。虽然我知道得不多,可是佛门里有些人知道得很多啊,为什么他们知道得多?因为他们在某些传统的情况下听得多了,而他们听的全是那么一号东西。

各个宗派之间要互相赞叹、互相帮助,这样就容易团结起来了

十多年前我们在福鼎,我是一贯主张佛弟子是一家人,不管宗派的观点等等是否不同,我们都要团结,各个宗派之间要互相赞叹、互相帮助,这样就容易团结起来了。可是非常苦恼啊,我这种观点好是好,看起来似乎人人也听得进去,可是有些人难以接受啊,他做不到,因为过去他接受的观点根深蒂固。所以虽然我是极力团结,后来也知道很难团结,使得我很失望,心里很痛苦。

只劝主张团结的一方忍,不劝另一方要搞好团结,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有一天有两个居士来看我,这两个居士是年轻人,当然他们是出于好心,来看我干嘛呢?来开导开导我,劝导劝导我,意思就是说:哪怕别人跟你们不团结,你们也应该要忍。这当然是对的喽。可是奇怪,我们主张团结,你们劝我们要忍,我们没有不团结啊。那么对方不肯团结,你怎么不去劝劝他们呢?喏,这就是一个奇怪的地方。这个先不说。

自以为代人受过有功德,结果败坏了佛门的形象,这不是佛教思想

他们特地讲了一个故事给我听,这个故事可能在中国佛教的历史上传布很广吧?在封建社会里,有一个女孩子生了一个私生子,在那个时代这个女孩子可麻烦了,声誉就败坏了。所以她生下来以后,就偷偷的包起来,抱到庙里去。那么庙里的师父做了一件好事,在他们看起来是慈悲心,就把这个孩子收下来养了,意思可能是别让这个女孩子坏了声誉了。

这个师父是男的,是一个比丘了,外面就传开去了:这个比丘不规矩,外面生了私生子,抱到庙里来养。据说这个比丘忍,忍。结果这个比丘声誉败坏,整个的僧团声誉也败坏了。人家说:“哎哟,这种佛门里的出家人,这种庙里的人,外面搞邪淫、破戒,还把私生子领到庙里来养。”这种流言风语,传了多少时候,闹得满城风雨啊。这么样的结果,就是败坏了佛门形象,败坏了比丘形象,败坏了僧团的形象。这种思想可能不是佛教思想吧,“哎,这是我替人受过啊。”自己认为有功德,所以忍、忍,从来不说穿,也不辩白,就好比等于默认,“是我干的坏事。”

据说过了多少年,这个女的把孩子领回去了,那个时候人家才明白:喔,这个孩子不是这个比丘生的,是这个女孩子生的。

这两个小青年,就把他们从前听到的佛门里的这件事讲给我听,意思这个出家人多伟大,能够这么样忍得住啊,为了保护一个女孩子干了坏事的声誉。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无常

无常(29)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问:若我们发愿成为“辟支佛”(意即“独觉”,无师自悟,且不教导他人者),你看怎么样?

答:这些术语只是心境的比喻,想要成为什么是一种负担,别想成为任何东西!完全不要成为任何东西!成为一尊佛是负担,成为辟支佛也是负担,就是别有任何欲求。“我是史密斯先生。”“我是个受人尊敬的比丘。”相信你真的那样存在即是苦。“史密斯先生”只是个假名,“比丘”只是个假名。

若你相信自己真的存在,那会带来痛苦。若有史密斯先生,那么当有人批评他时,史密斯先生会生气。若我们执著这些事为真实的,结果就是如此。史密斯先生被牵扯进来,并准备战斗。若没有史密斯先生,那就没有一个“人”——一个会回答电话的人。铃、铃——没有“人”接电话。你不成为任何东西,没有人成为任何东西,因此没有痛苦。

曾经有个比丘来看我,他迫不及待的透露:“隆波,我已达到入流果(初果)!”

我所能想到对他说的话只是:“嗯,我想那比成为一只狗要好一点。”(在泰国称某人为“狗”是最严重的侮辱之一,人们不会随便那么说。)他不喜欢那句话,因此忿忿不平地走开,这位入流者生气了。

若我们认为自己是什么东西或人,则每次电话响时,拿起它就会被牵扯进去。我们怎么能让自己摆脱此事呢?必须仔细观察它并生起智慧,了解到并没有一个史密斯先生在接电话。若你是史密斯先生并回答电话,你将让自己被牵扯进痛苦中。因此别成为史密斯先生。只要知道这些名字与称谓都是世间惯例即可。

若有人说你好,别自以为是。别以为:“我很好。”若有人说你差,别以为:“我很差。”别试图成为任何东西。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之后也别执取这觉知而想:“我是一个觉知者。”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