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解 (39-1) (总第227)

───────────────────────────────

傅味琴 讲于苏州 2017.5.20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三宝)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三次念)

(皈依愿)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三次念)

(皈依戒)

皈依佛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很好,
但不能把菩提心丢了

提要:

  • 皈依是皈依佛,不是皈依某个人

  • 佛弟子要突出、崇敬释迦佛,不能去突出、崇敬某个人

  • 标榜自宗最好,以一句佛号替代佛法,这都违背了释迦佛的教导

  • 无论哪个宗派都是释迦佛的法,而不是某个人的文化

  • 突出自宗,贬低他宗,这是不懂“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 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很好,但不能把菩提心丢了

皈依是皈依佛,不是皈依某个人

有人给佛门里的人挂了一块牌子,“XX文化研究所”,这个牌子不恰当: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教文化,怎么另外加出一个“XX人文化”来了?说得好听一点,把“XX人”和释迦佛并列了,说的不好听,就把“XX人”排出佛教了。我们佛弟子心目中要有释迦佛,不能只有某个佛弟子。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是皈依佛的,不是皈依某个佛弟子的。法师给你授皈依,你还是皈依佛的。

佛弟子要突出、崇敬释迦佛,不能去突出、崇敬某个人

有人说“我是皈依某某法师的”,这句话讲的不对,你是皈依佛的,因为佛不在了,所以某某法师代佛授皈依。我们的师父是释迦佛,这个大家要明确一下。谁都是佛弟子,要突出释迦佛、崇敬释迦佛,不能够改为崇敬某一个人。

标榜自宗最好,以一句佛号替代佛法,这都违背了释迦佛的教导

何况我们去看看这个人写的东西,很多都是错误的,为什么你们看不出来?你们不懂佛法呀。懂佛法的一看就看出来,他写的东西是带私心杂念的,他认为末法时期只有他修的宗派是最好的。这完全是错误的。释迦佛说过“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作为一个法师,怎么不懂呢?看看他的历史,他不讲法的,他公开说:“我这儿不讲法。”他是劝人念佛的。要知道一句佛号不能代表法。每个法师都跟他学,佛法就灭掉了。

无论哪个宗派都是释迦佛的法,而不是某个人的文化

有人对他特别崇拜,说:“他弘扬了净土宗。”净土宗也是佛教呀,不是某个佛弟子的文化呀。我们是释迦佛的弟子,心中只有释迦佛。各位法师都很好,但是各位法师都是释迦佛的弟子,他们弘扬的都是释迦佛的法。我们心里要突出释迦佛,而不要突出某一个人。

突出自宗,贬低他宗,这是不懂“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何况还说“末法时期,唯有念佛往生净土好。”那就等于说禅宗比不上净土宗,密宗比不上净土宗,法相宗比不上净土宗。他这句话就说明他不懂法,连这句话都不懂: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怎么可以只突出某一宗呢?释迦佛没有这么说过呀,释迦佛没有说过,“你们到了末法时期,都应该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从我们的回向文就可以看出来。

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很好,但不能把菩提心丢了

净土宗的回向文,“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我们常念的回向文是“世世常行菩萨道”。你念佛是好,不能把菩提心丢掉了。

从前我接到深圳一个电话,她问我,“老师,现在大家都劝我念佛往生西方,老师,你看好不好啊?”我回答她一句话,“我往生西方好不好呀?”她没声音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讲了一句话,“老师,你别走。”发菩提心人到西方去,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在度众生,你小巴拉子挤进去,真是凑热闹。

首页 > 介绍佛教 > 佛教与科学

佛教与科学(114)

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人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爱因斯坦

佛教科学观 (41)

四、佛教的缘生观

佛教的平等观,是指真如佛性的本体,缘生观是指依本体而妄现的种种心物的现象。这两种观念是合一的,唯其说一切法缘生,所以说自性本空;因自性空,故说一切法平等。若说诸法实有,则法法差别,彼此不能通变,怎么能平等?所以佛教的缘生观,是解释宇宙万有种种变化的一个基本理论,其他种种理论无不与此和谐的。现代科学逐渐发展,尤能证明缘生论的不谬。

在科学未发达前,对于宇宙人生的生起变化,有种种的说法,若以科学和佛教所共认的因果律批判之,则都属荒谬而不合理的邪说,兹择其最通行者,述之如左:

(一)违反因果律的邪说

这种邪说可分为无因论、不平等因论、定命论、机械论之四种:

1、无因论 无因论是一种庸愚无知之说,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假使一切事物都是无因生,那么空中何不无端产生金银财宝?我们又何必努力去经营各种事业?有的人尽管坐以待成,结果养成偷懒和听任命运支配的恶习,例如奖券赌博之类,都从此等心理产生。其所以作此说者,无非因为世间种种事物的成因,不是粗心浮气所能找得出来,在表面上看,好像有许多事是偶然发生,出乎意想的;其实每一事物的生灭相续,都依着因果法则。不过物质的因果比较单纯,容易分辨;但一般的人事都是色心混合的,一经加入了心理的因素,则其因果的关系就变得非常复杂,时间也会拉得很长。有许多因种下去以后,往往不能一生得果,甚至隔了几世以后,才遇缘而发。像这一类的事情,在未得宿命通的人看来,当然找不出这个因来,因此就说这件事是无因的。我们既从物质的变化上,推知因果关系,则知色心混合的事物也必有一定的因果法则,决不能有不合理的例外,也决不能因一时找不出它的因,而随便断定为无因,否则必陷于上述的种种错误的论断。 (摘自《佛法与科学》尤智表)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