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讲记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 (
60-9(总第327)

─────────────────────────────

◎ 傅味琴 讲于 2003.9.18

既不贪爱身体,也不败坏身体;身不造恶业,还要多修功德

提要:

  • 身体可以造业,也可以修行

  • 有身体才能修行,释迦菩萨到娑婆世界成佛,也要投胎有个身体

  • 只片面的讲身体的过患,造成了佛弟子消极、厌世的思想,佛教积极的一面就发挥不出来了

  • 既不贪爱身体,也不败坏身体;身不造恶业,还要多修功德

身体可以造业,也可以修行

“嗡字属身,其义为出生无量功德”,“嗡”字的意义,都是从身子来。从前老子也说过一句话:我的一切祸患都来自于我身体,我们没有这个身体就不会造业,不造业就不会有祸患。可是光是记住这句话不行的,光记住这句话,你就片面了,佛法是辩证的、圆满的。什么叫圆满?圆满要两面说的,身子也可以造业,身子也可以修行。你没有身子,怎么修啊?所以修行要活着的时候修,因为我们活着的时候有个身体,等死了以后,身子也没有了,怎么修啊?

有身体才能修行,释迦菩萨到娑婆世界成佛,也要投胎有个身体

现在有人非常看中鬼,整天跟鬼打交道,意思就是说:活着的时候,烦恼这么重,修不好的,要等死了以后再修。至于死了以后变鬼,鬼怎么修行,我可不知道。

没有身体怎么修行?释迦菩萨到娑婆世界来成佛,还得投胎,投了胎才有一个身子。所以把自己身子看低了,这是不对的,这是片面讲话。

只片面的讲身体的过患,造成了佛弟子消极、厌世的思想,
佛教积极的一面就发挥不出来了

我年轻时候一直听到只说一面话,而没有说两面话,中国的佛教就是这样,这就不是真正的佛教思想。总是听到“色壳子”“臭皮囊”,还有一句话“行尸走肉”,都把身子说得丑得不得了。所以现在有人就说:“最好早一点死,因为身子太坏了。”这样的说法,就形成了佛教很消极、厌世,积极性都发挥不出来了,这叫大乘佛法吗?连证阿罗汉果的人有消极思想,佛都要呵斥他是“焦芽败种”。证阿罗汉果的人有消极思想,至少他们已经了脱生死了,咱们还是凡夫,能有消极思想吗?

既不贪爱身体,也不败坏身体;

身不造恶业,还要多修功德

所以我前几天在早晨就跟你们讲了几句话,还要你们要重视、立即行动,其中有一点,有病的赶快把病看好,瘦的赶快吃吃胖,(众笑)当然太胖了也不好,太胖了容易打瞌睡。我们应该做到不要贪爱身子,也不要败坏身体。从前有句话说,“身子是革命的资本”,修行也有一句话说:“修行要靠身体修”。

所以我们一方面应该要明白,不要贪爱身体,另外一方面要明白,一切功德都是从这个身子出生,没有身子怎么能修行呢?你不修行,哪来功德呢?我们佛教思想要辩证啊,修行要有一个辩证的掌握,怎么掌握啊?身子上坏的、造恶业的,要使它停止,身子能够修功德,要努力地去修行,增长自己的功德。

好,今天讲到这里。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修行人之路

修行人之路 (173

修行人应离欲,走清净出离道,走菩提大道

清净本性染了习气就不是佛,习气去了就是佛

《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理者,是理性,即人人本心,本来平等之性。天台宗的六即,是圆教菩萨的行位。一、理即,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也;凡夫唯于理性与佛均,故云理即。二、名字即,闻说一实菩提之道,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为佛法,一切皆可成佛。三、观行即,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四、相似即,始入别教所立之十信位,发类似真无漏之观行。五、分证即,始断一分无明而见佛性,开宝藏,显真如,名为发心住。此后九住乃至等觉四十一位,分破四十一品无明,分见法性。六、究竟即,破第四十二品元品无明,发究竟圆满之觉智,即妙觉也。理即虽说众生是佛,佛性人人具足,但不是一步可即。古德几十年劳苦修行,于理虽已顿悟,还要渐除习气,因清净本性染了习气就不是佛,习气去了就是佛。

既然理即佛了,我们与佛有何分别呢!自己每天想想,佛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何以他那么尊贵,人人敬仰,我们则业识茫茫,作不得主,自己也不相信自己,怎能使人相信呢?我们与佛不同,其中差别,就是我们一天所作所为,都是为自己,佛就不是这样。《金光明经》上说:“于大讲堂众会之中,有七宝塔,从地涌出。尔时世尊,即从座起,礼拜此塔,菩提树神白佛言:‘何因缘故,礼拜此塔?’佛言:‘善天女,我本修行菩萨道时,我身舍利,安止是塔,因由是身,令我早成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欲为大众断疑网故,说是舍利往昔因缘。阿难!过去之世,有王名曰摩诃罗陀,时有三子,见有一虎,适产七日,而有七子,围绕周匝饥饿穷悴,身体羸损,命将欲绝。第三王子,作是念言:我今舍身,时已到矣。是时王子,勇猛堪任,作是大愿,即自放身,卧饿虎前,而以干竹,刺头出血,于高山上,投身虎前。是虎尔时,见血流出,污王子身,即便舐血,啖食其肉,唯留余骨。尔时大王摩诃罗陀,及其妃后,悲号涕位,悉皆脱身服御璎珞,与诸大众往竹林中,收其舍利,即于此处,起七宝塔,是名礼塔往昔因缘。

你看,这是佛的行为和我们不同之处,舍身饲虎,不知有我,我相既除,怎能不成佛呢!

我惭愧得很,跑了几十年,还未痛切加鞭,放不下。不讲别的,只看二六时中,遇境逢缘,看打得开打不开。少时在外挂单,不以为然,至今才知错过了。在教下听经,听到讲得好的就生欢喜,愿跟他学,听讲小座,讲得不如法的就看不起人,生贡高心,这就是习气毛病。在坐香门头混节令,和尚上堂说法,班首小参,秉拂讲开示,好的天天望他讲,不好的不愿听,自己心里就生障碍。其实他讲得好,我又学不到、行不到,他好与不好,与我何干?讲人长短的习气难除。上客堂里间舂壳子,说哪里过冬,哪里过夏,哪里茶饭如何如何,哪里的僧值如何如何,维那和尚如何如何。说这些无聊话,讲修行就是假的了。

名利两字的关口也难过。常州天宁寺一年发两次犒劳钱,平常普佛,每堂每人儭钱十二文,他扣下二文,只发十文;拜《大悲忏》每堂每人六十文,他扣下十文,只发五十文。七月期头,正月期头,凡常住的人,一律平等发犒劳钱,就有人说多说少的,这是利关过不得。一到八月十五日大请职,别人请在前头,请不到我或请小了,也放不下,这是名关过不得。既说修行,还有这些名利思想,修的是什么行呢?事要渐除,就是要除掉这些事,遇著境界,放不下的也要放下,眉毛一动,就犯了祖师规矩。听善知识说过了,就勿失觉照,凡事要向道上会。道就是理,理者心也,心是什么?心就是佛。佛者,不增不减,不青不黄,不长不短。如《金刚经》所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透得这些理路,即和佛一般,以理治事,什么事放不下,以此理一照就放下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烦恼是非从何处来呢?要想修行,过不去的也要过去,会取法性如如,各人打起精神来。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